44平米的大生活
户型:两居室
面积:44平米
风格:北欧
预算:14万元
地区:北京市北京市
1. 大厨房:有充足的台面,可以放下洗碗机、蒸烤箱、大冰箱、大单槽、净水器,最好能整合进洗衣机,彻底释放客厅空间。
2. 大餐桌:一家人围在餐桌边舒舒服服有说有笑地吃顿饭,是我对家最基本的憧憬。同时我们家基本上每周都会邀请朋友来聚餐,希望可以容纳8人就餐。
3. 大洗脸盆:每天使用频率很高的洁具,需要能偶尔洗个头,手洗几件衣服,不接受将就。
4. 大玄关柜:一家人所有的鞋子都应该呆在玄关。
5. 书架墙:来北京读书+工作十年,有几大箱书需要安放。
6. 主卧室要有1.8米大床,两个大个的刚需。
7. 充足的游戏空间,有充足采光,和大人的活动空间有联系。
8. 相对独立的工作区域,文具、本子收纳。
9. 已经有一台50寸电视,家属希望有相对独立的休闲影音空间。
10. 有一台电钢琴需要安放。
总而言之,我希望家是一个一家人可以舒服地呆在一起的地方,玩耍的、工作的、做家务的,都可以彼此陪伴。但同时每个人也应该有自己可以独处的空间,当需要休息时,需要安静下来处理工作时,可以有去处。
1. 只有南侧阳台一个采光面,整个房子就三处窗户,其中一个厨房窗还对着内天井没有采光作用,先天条件十分恶劣。
2. 厨房卫生间小到反人类。原房主为了省空间把灶台放到厨房窗台上了,为了占便宜这点面积,却产生了更长更不好用的斜线过道空间;原本对着天井的窗户也蒙上了厚厚的油烟,彻底失去采光通风作用,放不下洗碗机、蒸烤箱等电器。而卫生间不到1.1米*1.7米的空间,身高1.9米的老公坐在马桶上腿都伸不直,两个角上还有一堆大大小小的上下水管、暖气管。
3. 厨卫空间太小导致冰箱洗衣机只能放客厅,原本狭小的客厅彻底沦为堆放杂物的消极空间。
4. 户型狭长采光差,两堵承重墙横在中间将空间进一步切碎,整合LDK空间无望。厨卫中间的过道逼仄又浪费面积。
5. 南卧室虽大,但入口在正中间,通行过道将大空间一切为二,无法形成完整大空间,似乎只能是一边电视一边沙发的布局,我想要的大桌子无处安放。
6. 一家人的活动空间很有限,且与卧室功能相互干扰,缺乏私密性。
作为受过5年专业建筑学教育,又有5年一线房企户型设计经验的建筑设计师,产假期间就开始研究设计了。预算很有限,只想要我们觉得最舒适的样子。经过数轮方案的修改,最终有了这个44平米两室两厅、中西厨、双台盆的成果。
2. 将卫生间的洗脸盆移到门外,不仅仅是为了干湿分离和放下更大的洗脸盆,更重要的是将动线往厨房方向偏移,以此让出了完整的餐厅空间,可以放下我希望的大桌子。同时厨房台面继续往南延伸,形成西厨区域,厨房台面长度达到4.65米,所有厨房电器都安排下了,还放下了四门冰箱。洗脸池和橱柜之间的距离有1.3米多,即使同时使用也不会互相影响。
3. 卫生间马桶转90度移位,1.72米和1.9米的两个人终于可以自在如厕。为了相对完整的淋浴区域、开门大小和干区洗脸盆,卫生间往原储藏室的方向扩大了20厘米,墙面正好与厨房烟道对齐。原本一个人洗澡都转不开身的卫生间,放下了宜家的一款超薄浴室柜,可供1.9米大个儿舒适洗澡,还可以放下小朋友的大澡盆,终于告别在客厅洗澡水漫金山。
4. 挪走了洗衣机和冰箱的客厅被彻底解救,形成了一个独立玄关空间和休闲空间。我不希望每天回到家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各自窝在沙发里玩手机、看电视,所以最开始我几乎是要放弃沙发区域的。但家属需要有一个休闲影音空间,并且累了的时候在沙发上瘫一瘫也的确很满足,于是最后予以保留。但是看电视这件事并不需要好的采光,我也不希望很多的时间都花在这里,所以我们把沙发放在了这个小暗厅。
5. 阳台纳入儿童房,房间的空间感增大很多。买了洗烘一体机所以晾衣需求不大,但老人还是习惯随手给孩子洗几件衣服,所以在阳台西侧被墙挡住的地方设置了一根短晾衣杆,足够满足需要。
改造完之后,虽然面积很小,但哪儿哪儿都觉得挺宽敞,没有拥挤的感觉。最多时,除了我们一家四口,还招待了6大3小共13个人在家里聚餐,睡下六人也没有问题。
一段时间里我们都会是三代人共同居住,终于在这个44平米小家里,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舒适的地方。我是一个设计师,但一个家的成形是所有人共同的参与,因此我也尊重了家人的意见。感谢老公的大力支持,在这个过程中一直监工,协调各个厂家,共同完成这个装修的过程。隔代同居,无法完全按照我的心意来,也是有遗憾的,留待以后的更新~
独立玄关空间才有归家的仪式感,同时也为了避免开门直接看到沙发,在一进门处放置了一排木隔扇,坐沙发更有安全感了。
这面墙的墙垛厚度28厘米,一个常规厚度的鞋柜必然放不下,订制不要背板的鞋柜勉强可以放下我的鞋子,家属的鞋也依然放不下。斜向、横向放鞋效率太低,因此我们决定,继续舍弃这扇窗,利用壁龛区域增加的10厘米深度,做一个异形鞋柜,深的区域放家属的鞋,剩下较浅的区域放其他人的鞋。这样总共可以放60多双鞋,不是蜈蚣精家庭,够用了~
防盗门选的是双色门,室内白色,室外深咖啡色,颜值很高了。门上吸了一个雨伞架,出门拿雨伞很顺手,就是吸力不是特别强,用久了会下滑需要扶一下。
玄关柜没设计换鞋凳,因为太浪费空间,买了个小圆凳放柜子边,换鞋的时候可以坐,搬到沙发区也可以坐。
疫情期间,这个架子上又加上了消毒水,每次打开门就可拿到,先在门外喷一喷消完毒再进屋,动线不能更合理。
这个“茶几”,其实是宜家的一款衣帽架,买回来准备放主卧挂一些次净衣,但后来觉得太大了显得挤,于是闲置掉暂时放客厅,有一天无意间拿来用,发现当茶几非常合适,还有几分貌美。
玄关用了吊灯,所以客厅区域没有再用主灯。宜家纽墨奈系列四头射灯装在沙发区正中上方,一个打沙发墙,一个打电视墙,两个打侧墙,搞定。工长在我家从早到晚装了一天的灯,客厅灯是最后装上的,打开开关的一瞬间,彻底超出了他对于这个小暗厅的想象。
从这个角度看,蓝色的墙面和蓝色的洗脸盆柜相呼应,黑色的卫生间门边框、镜框、浴室柜框架,以及黑色推拉门框,又构成了黑色线条的呼应。三根木隔扇既界定出了干区的空间,又不增添阻隔感。
这一抹绿色成为了亮眼的风景。
盒子靠近餐厅一侧刷了黑色的黑板漆,也是我的心心念念。
整面墙书架,为了顶天立地的效果,选择了定制。但是没用背板也没加门板,厚度减少大约5厘米。板材少了,价格和污染也少了。整面墙可以放几百本书吧,快放满准备清理掉一些了。
我家的东西很多,而我喜欢开放式收纳,一方面是基于环保的考虑,另一方面,则是希望对于自己所拥有的物品,有直观清晰的了解。把东西藏在柜子里,是眼不见心不烦了,但久而久之,都忘记了自己拥有什么。开放式收纳,可以让我把物品逐渐精简,替换成可以长久用下去的心仪之物。
推拉门本来想做无地轨,让餐厅和儿童房更加浑然一体,但是新建墙体上方没有结构梁,老房预制楼板太薄,没办法吊起双层玻璃的推拉门,只得作罢。2.4米宽的推拉门,做了三扇,可以全部推到一边,中间留出更大的空间。
套餐里只包含1.5延米的吊柜,超出套餐范围很不划算,由于窗户那边还有燃气表、抽油烟机和各种管子占空间,并且吊柜挡窗户感觉也不好,所以选择把吊柜放在了净高更高的西厨水吧区域。切菜区用了搁板开放式收纳,各种常用的东西取用更加方便。
选用了方太的感应侧吸式抽油烟机,天天做饭,没有油烟问题。老公最开始也对油烟问题心存疑虑,于是我提出,如果入住以后觉得不能接受,可以在隔断矮墙那里加一扇玻璃门,变成真正的中西厨~
搁板和窗户之间,是两根管子和一个燃气表,把空间切得很零碎不好用,我自己在网上定制了几块洞洞板,量身DIY了一个燃气表箱,面板是可以打开的。这个表箱很薄,视觉上不挡窗户。
这张图中间还有个小插曲。拆旧的时候工长做主让把橱柜侧边的墙全部保留,认为这样方便橱柜收头。后来有一次去现场,实在接受不了,一方面水盆边竖着一堵墙,感受太差了,另一方面这个通道墙面变长,没有了开放和沟通的感觉。但是当时厨房墙砖都贴好了,把墙全部敲掉的话,因为角落有下水管道,这里就会集合包管、墙垛、玄关柜,杂乱不堪。再请瓦工来砌墙贴砖成本很高,工长不愿意做。想了一夜,还是觉得这里不能妥协,最后采取的方式是用水锯把这面墙切了一半,切墙的时候,我老公心惊胆战听了十几分钟,害怕邻居找上门投诉。最后包管时特意嘱咐设计师,板子包住墙的横切面,才有了最终这个效果。台面挡水条收头那里还是有瑕疵,是因为老房墙面倾斜得厉害,好在瑕不掩瑜。
这个区域台面深度充足,满满当当但无比好用的早餐区、饮品区。
网易严选的意式咖啡机很优秀了,除了用起来机体太轻塑料感比较强,没发现毛病。咖啡进阶之路第一步。
餐厅靠近厨房一侧用了条凳,一开始老公比较反对,觉得没有靠背不舒服,但事实证明,这个条凳成了最常坐的位置,因为足够随意,足够便捷,和厨房的关系很自然,推到桌子底下就完全不碍事。现在小朋友也会爬上来挤在我们中间了。当然为了舒适性,靠背椅和条凳都选了加坐垫的款式。
吹爆这款盆的理由:
1. 简洁利落的线条,颜值高。
2.非常一体化的设计。洗手盆的玻璃胶老化发霉大概是最影响观感的一件事了,何况没老化的玻璃胶也很影响颜值。而这款,不仅盆和台面一体,还做了个假入墙式(实际上是把陶瓷面往上翻了,中间留出了放水管的空间),让台面和垂直挡水面一体,整个没有卫生死角。
3. 抽拉龙头,两种出水模式,洗头利器(还洗过娃)。
4. 下水口不是居中,而是偏于右上角,这个操作,节省出了大量盆下的收纳空间,两个抽屉可以装非常多的东西。
这个盆可以配镜柜或者带明格的镜子,但是我嫌它们太啰嗦。两个大抽屉就可以装下绝大多数这个区域所需物品了,所以大胆选了单片大镜子带搁板,用来放牙刷牙膏洗面奶等最常用物品,也避免牙刷藏在柜子里湿漉漉。拍这张照片的时候还没收拾利索...
原本预留了装浴帘的位置,但后来使用中发现没太大必要,淋浴空间足够大,水基本上不会溅到马桶,迷你水盆柜选的是宜家,说是经过了几万次淋水实验,信咯~
小朋友的okbaby澡盆挂墙上了。强烈推荐这款免钉澡盆挂钩,解决了一大家庭收纳难题。澡盆和迷你水盆的尺寸严丝合缝,所以视觉上不显突兀。
关于瓷砖收边,套餐里带的就是阳角条,因为和砖的颜色比较统一,我欣然接受。没有折腾45度切角,是根据整体预算和全屋施工精细度来决定的。14万有14万的装法,30万有30万的装法,很多方面我选择抓大放小。
拍不全,从上到下依次是消毒块,洗手液沐浴露洗发水囤货,女性用品及卷纸。找到了合适尺寸的卷纸后,这一个格子里可以放下30卷,再也不用担心上厕所没纸用了~最下格由于马桶的存在暂时空着,被老公藏了马桶刷。
那一堆让人头疼的无法拆掉的暖气主管等等,在淘宝上订制了PVC包管,完全不占空间,便宜,完美~
可以发现挂钩上还藏了个小脸盆,因为这个挂钩可以挂俩盆,小脸盆不常用差点被断舍离掉,现在正好放里边备用。
所以这次,我们直接靠窗定制了一个1.8X2.4米的地台。叫它地台而不是榻榻米,因为我本身很不喜欢榻榻米,属于收纳效率很低的家具,一个个小翻盖更是几百年不会打开一次。并且我对床垫的要求很高,不接受在榻榻米上铺褥子🤷🏻♀️最终我们做了一整张侧翻盖板,配上三个液压杆辅助,通常来说一个人掀开没问题,但由于我选了张25厘米厚的丝涟床垫(差点老房子的楼道都搬不上来),所以还是需要两个人的,但已经比挪开床垫拿东西好很多了。为了花费这么大代价做的收纳空间,我们把地台做到了45厘米高,加上床垫,基本和美式高箱床差不多。但因为我们俩个高,所以住了快5个月,没感到高度有任何问题。
勉强拍到全身照,所有衣服都在这里。没有选用宜家爱格特,而是在淘宝上订制了尺寸,中间搁板横杆都能随意调节,适合未来调整衣柜分区。外面用轨道窗帘拉上,老公说有了衣帽间的错觉。
衣柜规划非常简单清晰:中间一层挂衣区,衣服能挂则挂。上面一层放置换季衣物,用宜家带把手的收纳盒装好贴标签。下层依次是裤架小车,因为落地了,抽拉非常方便,并且充分利用衣柜深度,可以放20多条裤子;然后是8个天马塑料抽屉,T恤、运动装、围巾、不能挂放的毛衣等物统统收纳;最右是一大一小两个行李箱空间,老公出差小行李箱在服役中。
用这个衣柜的另一个好处是,婴儿床放到主卧后,能最大程度减少对衣柜使用的影响。
靠窗一侧没有床头柜,于是在墙上钉了一个图片架和壁灯,睡前看书,手机充电,放唇膏耳机什么的,也很顺手。
至于为什么暖气片会飘在半空中...老房子的暖气管每根都是整单元直上直下,无法改动,又不想在家里牵很长的管子,原本的设计是六根放在墙角的长管,但老公为了让我不被烤脸,最终做成了这样。其实暖气片靠近地面才能取得最好的采暖效果,但因为我们老房子供暖足,加上楼层偏上会更热一些,所以效果有保障。经过采暖季的验证,完全没有问题,也不用热到烤脸了~
再次说明我对于开放收纳的喜爱。一半物品用于展示,另一半用统一的收纳盒装好贴标签,整洁方便。
阳台靠两边的墙各放一深一浅两个顶天立地柜作为儿童房的收纳。
床买的是宜家汉尼斯坐卧两用床,收起来只占80厘米宽,打开是1米6宽双人床,下面还有三个大抽屉,不愧是小户型网红。
在阳台垭口,一边放了一个儿童躺椅,旁边配一张可调节靠背角度的坐垫,另一边是宜家的小绘本架,就有了一个很棒的亲子空间。小朋友坐躺椅上,大人坐地垫上给她读绘本,高度刚刚好。由于这个位置很舒服,有时候回到家里就想坐在这儿,自然形成交流的氛围。现在这个地垫是我的专属,小朋友会拍拍垫子说,妈妈zhuo zhuo~
对于收纳空间的规划,需要综合考虑三个方面预算的制衡:金钱、空间和污染。小户型流行定制满屋的柜子,但这样不仅挤压空间,并且花费高昂,更重要的是,再贵再环保的柜子,小空间里密度高了,甲醛一样有超标的可能。
所以我对于收纳规划,有三个原则:1. 细分收纳;2. 就近收纳;3. 少定制,多活动家具。前两条结合起来,就是鞋子都放玄关,卫生间物品全在卫生间,厨房餐具都在厨房,衣服都呆在卧室里。对于第三条,我家定制的家具,除了橱柜,一个是形状比较特殊的玄关柜,一个是主卧室的榻榻米,还有餐厅的通高大书架。剩余的收纳,考虑到三方面预算,都有其它选择。
另外对于儿童房,随着小朋友的成长(或者数量的变化),对空间的需求会有很大不同,所以儿童房家具都是可移动的,可以适应未来的变化。
现在回过头看原始的户型和照片,佩服我们当时做决定的勇气,但也再次印证了我的想法:再差的户型,也可以在里边看到未来的家闪闪发光的样子。
两个人工作都很忙,所以最后选择了一家同事推荐的全包公司,好处是一站式选材节省心力,对接设计师帮助解决现场问题,工长也很负责任,没遇到什么大坑,也没有被加价。缺点当然也是很多选材局限于装修公司套餐内,没办法个性化。拆旧、水电改造、硬装、家具软装总共14万左右,不含电器,不含换窗户和防盗门。
装修、工作、带娃,到现在入住四个月,很多物品还没有整理到位,也并没有想拍样板间一样的照片。充满生活气息甚至一地鸡毛也可以很美很舒适,希望是我们的日常。(其实就是懒,作为设计师,修图靠手机,透视都没调到位就是我了……)
用户评论(267)
蚊子姐姐 2023-05-04
希橙 2023-04-19
Yanyan2 2023-03-23
魏路得 2023-03-19
wendy 2023-03-13
糖粉e7434be0 2023-03-11
流浪的木吉它 2023-03-09
🧊冰淇凌➰🍦 2023-03-07
蚊子姐姐 2023-03-03
枫子SOLO 2023-03-02
糖粉Jane 2023-03-01
阔振 振泽 2023-03-01
糖粉1225eb00 2023-02-26
阿扑🌸 2023-02-24
糖粉d932dbe2 2023-02-24
糖粉3b6170f1 2023-02-22
小小猪 2023-02-21
蛋卷小姐 2023-02-09
leafjlq 2023-02-02
糖粉116a7896 2023-01-31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