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叶perilla 苏子叶perilla
家居 | 设计 | 整理

近期活动
TA发布了动态
2024-10-30
入秋后,和家属一起骑行了两次长安街。在其中一个困乏的午后,遇到了这样一家小店:

它不设店招,大门紧闭,叩开门过后,才确认在营业。走进店里,南池子大街的热闹嘈杂立刻被隔绝在门外。

店里空间并不大,有一种恰到好处的包裹感,让人感觉很亲切。一楼的天花上挂满了数不清的马拉松奖牌,角落还摆放着许多书籍。通往二楼的楼梯紧贴墙面,狭窄陡峭,有一种通向秘密阁楼的童趣感。好奇的爬上去过后,忍不住发出哇的一声赞叹,像是不小心闯入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这里没有什么别出心裁的空间设计,只有店主的心爱之物满满当当点缀各处——关于跑步、关于旅行、关于阅读,整个空间流淌着一种愉快而松弛的氛围。

选了一个喜欢的角落入座,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十几年前出版的关于旅行的书,现在读起来,有一种粗犷又自然的感觉。期间店主端上来饮品,温柔的低语几句,又灵巧的下楼去了。

离开前短暂交谈,得知店主喜欢长跑,店里所有的奖牌都是她跑步所得,“一堆破铜烂铁而已”,她淡淡的说到,又提到过些天要闭店去济南跑步,我说蛮好,然后道了别,想着下次再来。

回家时突然想到一句话:当你真正爱上某样事物,你才开始学会怎样去爱这个世界。

在这家小店里,我似乎看到了一种很好的人生样本。能够追寻着自己的热爱度过一生,那大概就是很好的一生。
TA发布了动态
2024-10-18
在北京呆了十来年,一次都没有去过国家植物园。前段时间看《末代皇帝》,影片最后讲到溥仪去了植物园工作,突然感到很好奇,皇帝工作过的地方到底长啥样呢,于是趁国庆最后一天跑去玩了一圈~

结果一去植物园,本人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快乐老家,电量迅速达到满格状态,在北园溜达了将近六小时,仍然感觉意犹未尽。

真的太喜欢植物园了,集合了所有我喜欢的要素,并且基础设施完善(有很多可供休息的椅子亭子,旁边都设有垃圾桶),门票还很便宜(基础门票只要五块钱)!已经空降为我心目中北京公园top1!

月底还要再去植物园赏秋(很难想象如果我家就住旁边我得有多快乐啊😭)!
TA发布了动态
2024-09-22
入秋后的家,光线逐渐变得温暖起来。早晨推开房门的刹那,阳台上光影流动,树叶在微风中摇曳,哗哗作响,会恍惚自己是否正置身某个电影场景中。
TA发布了动态
2024-09-16
入秋后的北京终于变得凉爽起来,和伙伴们一起进山吸氧啦~
TA发布了动态
2024-09-03
职住一体,有了很多和家相处的时间。

工作、吃饭、料理家务,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有时列了许多待办,最后往往只能完成一两件,于是慢慢学会只把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上面。专注的沉浸于当下的生活,内心也逐渐少了许多浮躁和焦虑。

有次跟客户聊天,说起他们最初挑选设计师的过程,客户说选择我有一个原因是感觉我很宅,大概会对居住更有体会。

因为常常呆在家,的确格外在意居住环境。在日复一日的家居生活中,也不断思考着,家到底是什么,以及如何才能营造出一个美好的家。

中村好文说,希望能够建造出让人可以穿着家居服轻轻松松过日子的住宅。我很喜欢这个说法。能够穿着家居服轻轻松松过日子,这样的家一定很舒适,

舒适的家才能滋养出松弛而自足的灵魂。
TA发布了动态
2024-08-27
TA发布了动态
2024-08-25
作为一个又懒又有点强迫症的人,日常不想花太多时间搞卫生,但又忍受不了脏乱的家居环境。以浴室柜为例,分享一些我在日常生活中总结的轻松保持家居环境整洁的小tips:

①就近收纳原则
第一点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根据使用场景规划物品的摆放位置,创造物品用完后可以顺手归位的便利条件。

②收纳用品尽量统一色系
我家收纳用品基本选用了白色,和整个空间主色调统一,在满足功能性的同时能够降低存在感,不会让空间显得凌乱。

③适当囤积,看得见的收纳才是有效收纳
日用方面,我的购物原则是“用一囤二”。在空间足够的前提下,适当囤积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数字化劳动时间,避免特殊情况下日用品短缺给生活带来不便,但需要确保囤积的物品做好分类,能够直观看到余量,避免无效收纳,从而造成重复购买,既浪费空间也浪费金钱。

④尽可能让台面“空无一物”
台面(桌面同理)更容易落灰,堆放太多物品会给清洁带来不便,尽可能让台面“空无一物”,顺手清理会变得更加轻松。

⑤充分利用纵向空间
小件物品上墙,释放平面空间,方便拿取的同时还能提高纵向空间的利用率。

⑥让家庭成员共同参与
日常我负责更多整理方面的家务,而家属则承担更多清洁方面的家务。明确家庭成员各自的分工,共同参与到家务劳动中来,不仅能促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也会让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够有意识的维护家居环境的整洁。
TA发布了动态
2024-08-11
入住两年,家政间可以挤进我最满意的空间前三名。除去将清洁功能集中后带来的便利以外,特别预留的泡脚区使用频次也很高,最近还把窗台的功能开发了一下,蹲坑或者泡脚的时候顺手拿本书,又可以丝滑缩短屏幕时间了~
TA发布了动态
2024-07-24
TA发布了动态
2024-07-01
转眼2024已经过半,年初时定下20本书的阅读目标没想到在年中就完成了(虽然其中有不少绘本哈哈),当阅读成为一种常态化过后,数量其实已经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阅读给生活带来的那些切实的改变。

分享一下上半年读到的最喜欢的带给我改变最大的几本书吧:

《手机大脑》
解释了人之所以会对手机上瘾的原因,提升幸福感的终极奥义还是要专注于真实的生活。此外书中也提到:使用社交平台输出和创造能够有效抵抗单纯浏览所产生的焦虑。

(这本是在微信阅读看的电子书,在看完这本书过后,就完全切换为纸质阅读了,尽可能减少屏幕时间。)

《游隼》
惊叹于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日复一日的坚持。这本书不适合一口气读完,也不适合心浮气躁的时候阅读,译者形容作者有一颗寂静主义的心,而的确只有在内心宁静专注的时候阅读这本书,才能够被带进作者所描绘的那个美妙、生动、广阔的世界。

《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
首先夸夸这本书的编辑,也许是因为采用了书信的形式,书中的上野和铃木都格外真诚,两人探讨的许多话题都给我带来不少启发,印象最深的是在聊到关于写作时,上野对铃木说:不要低估你的读者,否则,你也只配拥有相应的才华。

《心的事情》
被书名吸引而买来的一本书,从书籍装帧到整本书的内容都传达出了与书名一样沉静而富于思考的氛围。喜欢作者朴素的生活方式,在阅读过程中也启发了我要更加细心的去留意和观察周遭的世界,是一本很适合春天的书。

《强风吹拂》
运动向来不是我感兴趣的领域。因为想变得更健康所以从六月才开始规律性的跑步,但是对一个运动菜鸟来说,跑步真的很痛苦啊!为了让自己爱上跑步,从家属的书架上找来了这本书看。作为一本运动题材的小说,作者的文笔意外的细腻优美(此处翻译老师功不可没!),笔下的每个人物都塑造得饱满鲜活,读到最后已经深深爱上了竹青庄的每一位成员!与此同时,好像也不知不觉的爱上了跑步这件事,虽然无论怎么跑都不可能追上书中各位的步伐(大概连王子的背影都看不到吧哈哈),但是在不断地坚持中,我好像也慢慢变得比过去的自己更厉害了一点(从月初的2公里进步到能跑10公里了)!灰二所说的“强”到底是什么,我想,只要一直坚持跑下去,总有一天我也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吧。
TA发布了动态
2024-06-10
“你不必只看到整个天空中最显著的云,微妙的云彩同样有价值——也许更有价值,因为你是唯一注意到它的人。”
TA发布了动态
2024-05-25
TA发布了动态
2024-05-23
作为一个很喜欢家里蹲的人,每次出行过后,都需要在家宅上一段时间,来恢复能量。宅家的日子里,过着简简单单又平淡的日常。

花一些时间慢慢准备一顿早餐;
在凉爽的早晨和傍晚去附近的公园散步,观察植物花鸟和小猫小狗;
呆在书房安静的工作或码字;
细致的整理房间,同时也整理自己的内心;
闲暇时阅读或者观影,又或者什么都不做。

在回到日常的节奏过后,生活的秩序得以重建,身心也逐渐舒展开来。每当这时,总会想起一句话:

“那些我们称之为日常的东西,也许是一个又一个连续的奇迹也不一定呢。”
TA发布了动态
2024-04-04
半个月内因为签证问题跑了两趟重庆,在紧凑的行程中却意外收获了旅行的心情。一个人自在的漫步在这座城市,内心充满平和的喜悦。喜欢这座城市,也喜欢这段独处的美好时光~
TA发布了动态
2024-03-28
在我度过的以二字打头的岁月中,一直都是一个比较嗜睡的人。我似乎总是需要比身边人更长的睡眠时间来恢复精力,以至于常常在休息日睡上一整天,就这样不知不觉中浪费了许多时间。之所以说浪费,是因为过多的睡眠在侵占时间的同时,并没有让我的身体变得更加健康。

小时候常常生病,大概是由于这个原因体质一直比较弱。长大过后反而很少被病痛折磨,于是对于一些小毛小病也变得不甚在意。

在毕业后的很多年里,我一直把生活重心放在工作上,时常忽略身体向我发出的一系列信号。睡眠问题也在我开始长时间服用过敏药物后变得更加严重,疲惫和焦虑常常伴随着我。

为了克服过敏,间或看过许多次医生,不同的医生几乎都告诉过我同样的话:好好休息、早睡早起、健康饮食、适当锻炼。也许是因为这些“处方”太过朴素,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难以凸显出“药到病除”的高明医术,所以我总是抱着一丝犹疑的态度,“看情况”遵医嘱。

过去的两年,出于种种原因,我没有承接太多工作。在闲暇的时间里,我终于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我到底想要过一种怎样的生活。

我突然发现,在以往的生活中,其实我并没能够真正的好好爱自己。我所需要的,并不是某个“神医”,而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至于方法论,其实我早就已经得到了。

我开始随着昼夜的节律安排起居时间,清淡饮食,在启动每天的工作之前,先去附近的公园沐浴早晨的阳光。在持续了八个月这样的生活过后,(配合医生的帮助)我终于戒掉了已经服用六年的过敏药,也渐渐变得不再那么嗜睡。

现在,我已经爱上了这样的生活。

早起,不仅让我拥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更加健康的身体,也让我在与无数个清晨的约会中,渐渐明白了那些生命中对于我而言真正重要的事。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和蔚蓝色的田野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和连绵的群山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大海
和百花盛开的峡谷
我与世界签订了合约
我是这个世界的真主
我战胜了冷漠无言的冰川
我创造了自己的理想”
TA发布了动态
2024-03-20
很难用简短的语言来概括书房这个空间在我心里所代表的含义。

儿时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很早就拥有了自己独立的房间。

小时候性格内向,玩伴也不多,最大的爱好就是呆在自己的房间里看书和写字,沉浸在自己的小小世界。但碍于房间实在太小,只能放下一张床和两个床头柜,并不能自在的阅读和书写。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梦想都是希望能够拥有一个带书桌和书柜的房间。

那时父母在电话里常说,等你再长大一点,我们好好装修一下,到时候一定满足你的愿望。就这样等啊等,从小学等到初中。有一天,我忽然想,为什么一定要等家里重新装修呢,我只是想要书桌书柜而已呀。

于是,在某个风和日丽的周末下午,目送爷爷奶奶出门后,我联系了本地旧货市场一位收家具的师傅,来我家把我房间里的床给拆走了(后来据我妈说那是当时我家最贵的一张床,也不知道是真是假)。然后把床垫直接搁在房间一角,就这样腾出了可以放置书桌书柜的空间。

家里的长辈们开明,我并没有因为这件事受到责罚(只是挨了爷爷奶奶一顿骂),顺利的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拥有了一个带书桌和书柜的房间。尽管现在看起来十分简陋,但印象里我在后来的学生时代交到的朋友们都很喜欢我的房间,经常去找我玩。我也在那里书写下了许多关于青春的回忆。

长大后住过许多房间,在每个房间里,我都会留一点空间来放置书桌和书柜。虽然在初入社会的那几年,我并没能够很好的保持规律阅读的习惯,但一个有书桌和书柜的房间总是让我感到安心,让我能够在自己的精神角落构建起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在那个房间里,我不曾停止阅读和书写。

伍尔夫说:

“锁上门,坐下来写;你就会发现你有足够多的材料可以写下去;你不需要任何人给你意见或批评;你不需要害怕任何人或任何事;你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风格来写。”

一间自己的房间,即独立和自由的思想空间。

上一页 1 2

加载中..
  加载中..  
返回顶部
一兜糖微信二维码

关注一兜糖微信

在线客服

客服QQ号:2138736030

您现在是游客身份哦,马上完善账号信息,收藏您的家居灵感!完成还可以获得糖豆奖励 ~

点击下载APP,收藏发图更方便
一兜糖手机APP
一兜糖APP下载

扫描二维码下载,把家装进手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