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墨菲空间设计 杭州墨菲空间设计
设计,给你家的梦想

近期活动
TA发布了动态
2月前
本案底跃户型,地下室梁底标高不足2米,并且没有任何采光井,局部顶面还有不可移动的管道❗️

第一步:分配功能👇👇
首先一层功能分区为客厅、餐厅、厨房、卧室、卫生间;
地下室则分配为书房、亲子活动区、观影区、阅读区和储藏室
🌟一层以日常生活为主,地下室则作为附属空间,围绕工作娱乐方式进行展开

第二步:地下室的采光、通风、层高问题如何进行处理❓
我们从建筑视角出发,围绕着上下 2 层的关系进行着手
首先是打开负一层地下空间墙体的阻隔,重新去定义空间。
·
其次是通过拆除部分楼板,利用一层窗户,把光引入至地下空间。
这一步解决了采购和南北空间空气流通的问题。
·
考虑到整个户型南北相距17米,我们把负一层的隔断在材质上进行变化,利用玻璃砖透光的特性,代替传统隔墙的材质。
·
地下室层高我们通过改变楼梯的位置以及配色层面上处理,减轻因大开间层高带来的压抑感。

如果你有地下室,你会用来干嘛❓
TA发布了动态
2月前
地下室装修贵,装好又怕不好用怎么办❓

☝️确定地下室的功能,地下室作为附属空间,它的功能定位一定是补充或者强化某一功能区。

🦆安排功能需谨慎,想清楚哪些功能安排到地下室符合自己的习惯,并且需要结合整体预算去考虑,地下室并非一定是影音空间最佳的放置区域。

🌂以本案举例,本案是一个底跃户型。地下室层高只有2.2米,并且没有采光井,局部墙顶面还有不可移动的管道❗️

我们在设计上第一步就是确定功能,地下室定义就是书房、贮藏、亲子手作活动空间、阅读空间,这些较为开放和功能简单的需求。

🌞在地下室采光上,我们设计师从建筑2层的关系着手。利用1楼窗户,把阳光🌞引入到地下室的设计目的。

通过拆除部分楼板,实现南北方借光。

但户型南北相距17米,中间区域还是暗。

于是我们设计师又将楼梯位置进行调整,在点亮地下室的同时优化了上下2层的动线。

并且改变部分中间区域的楼板形态,通过叠加缝隙处理,加强空间层次,加强上下互动并产生丰富的光影。

🔫除此以外,地下室的隔断材质选择上也进行特别处理。

用玻璃砖代替红砖,让南北中间没有任何遮挡的墙体,美观的同时又有区域的分割,方式地下室出现逼仄的小空间。

地下室墙顶在配色上也和一楼空间进行了区分,更加符合空间功能的定位,活跃亲子活动空间的主题,并通过颜色🎨去缓解因层高带来的压抑感。

各种因素设计师都考虑到,这样的地下室会更加符合屋主的需求,并且因为改善了采光和层高的问题,让地下室从根本上变的更好用。

这样的地下室你们喜欢吗❓欢迎在评论区互动留言,探讨更多地下室的玩法❗️
TA发布了动态
2月前
坐标:浙江杭州
面积:270㎡复式
类型:原创实景案例

长期主义,这个词的反义词是及时行乐,或者享受当下。

两个理念都没有错,但对于家而言,相信有很多人不自觉的会站在长期主义的视角去考虑。

房子很贵,装修很贵,我们很多屋主咨询的时候会和我们说,这套房子我会住很久,甚至有可能住“一辈子”。

那么本案就是典型的长期主义,给未来空间留白,不做过度装饰,注重空间的耐用性、可更新、打造“可持续之家”。

一层空间采用纯净的白色,弱化形体的厚重感,降低人对于时间流速的感知力。地面用微水泥色哑光材质,赋予其稳定性,避免视觉漂浮。

设计保留建筑感,搭建出干净、利落的空间框架,材质也尽可能的简单,借融合开放式设计将生活的各个场景串联,营造多种生活形态。

融入现代派典雅主义的概念,通过对称性造型,构建静态的永恒感,去营造神圣的秩序以及对于动态的克制,让空间给人情绪和行为上的暗示。

纯净的白,不是简单而论的平乏,它具备多元的包容性和融合力,使空间内的结构和光影从物理上对其向心而聚,打造经久耐看的家。
TA发布了动态
2月前
坐标:浙江杭州
面积:270㎡
类型:纯设计

🌟底跃户型设计和搭建都很重要,跃层楼梯的位置决定了整个房子的整体格局

原始结构:
1⃣️、底跃户型有着其特殊的建筑特性,本案负一层完全位于地下,自然采光缺失;
2⃣️、楼梯原本位置处于闭塞的房屋东北角,动线不够舒适;
3⃣️、层高受限,负一层的层高只有2.25米,并且局部顶面和墙面有着不可移动的设备管道;
4⃣️、功能分区不合理需要重新规划。

设计通过拆掉北面和南面的部分楼板,实现南北方向从一层借光之外,楼梯的改造也必然是🉑️从一层借光的另一个机会❗

设计改变楼板的形态形成叠加缝隙处理,一层的光线得以通过缝隙透射到负一层,不仅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还使得楼梯成为连接一层与负一层的视觉纽带,增强了空间的互动性✌️

把楼梯位置调整至户型的中间部分,弱化整体空间的长度,无论是去到房屋的哪个区域,距离都不会过长,动线也更合理🤔

南北中间没有任何遮挡光线的墙体——利用玻璃砖去分割不同功能的分区,即美观又不会将空间分为逼仄的小空间,并将局部墙顶面采用配色去缓解层高带来的压抑感,让空间更为活泼轻松🌟
TA发布了动态
2月前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注与支持,设计不仅仅是美的呈现,更是生活品质的提升🤔🤔🤔我们整理了部分墨菲空间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实景案例,期待新的一年有更多优质作品分享给大家🧡🧡🧡

以下是案例基础信息
图1:1000m² 杭州
图2:89m² 杭州
图3:82m² 杭州
图4:132m² 杭州
图5:150m² 杭州
图6:260m² 长沙(异地设计项目)
图7:35m² 杭州
TA发布了动态
2月前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注与支持,设计不仅仅是美的呈现,更是生活品质的提升🤔🤔🤔我们整理了部分墨菲空间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实景案例,期待新的一年有更多优质作品分享给大家🧡🧡🧡

以下是案例基础信息
图1:270m² 杭州
图2:267m² 杭州
图3:198m² 杭州
图4:229m² 杭州
图5:168m² 杭州
图6:500m² 杭州
图7:139m² 杭州
图8:285m² 杭州
图9:350m² 杭州
TA发布了动态
2月前
坐标:浙江杭州
面积:270㎡
类型:纯设计

因底跃户型其特殊的建筑特性,设计过程中会存在一些独特的难点,这些挑战主要体现在空间规划、自然采光、通风性、私密性及与自然环境的融合等方面。

本案我们采用玻璃砖墙用作负一层室内隔断,在保证良好私密性的同时,也实现了良好的采光效果。挑空处墙面做了拱形镂空设计,圆润弧线的立体造型,让空间充满呼吸感。

纯白的空间底色,提升了黄蓝色彩的纯净度,静谧却又灵动,蓝黄的反差质感总能带来不同的惊喜,跳跃明媚的亮黄色邂逅冷静疏离的深蓝色,极具张力又充满活力。
TA发布了动态
2月前
坐标:杭州壹号院
面积:267㎡
类型:精装局部改造

空间的巧妙构思让整体更有层次与格调,独特的窗景设计,戏剧性的灯光布置,与之克制的色阶所制造的空间情绪张力,是属于都市人的清冷与温暖。

夜幕降临之前,门窗被冷调的蓝色浸染,天空变成一片深邃汪洋,家中一抹暖黄色的灯光,记录下这转瞬即逝的“蓝调时刻”~
TA发布了动态
2025-02-10
坐标:浙江杭州
面积:270㎡
类型:纯设计

本案厨房以纯净的白色作为主色调展开,白色系厨房之所以吸引人,不仅在于视觉上的简洁纯净,更因其在空间感与氛围营造上的独特效果。

白色本具有放大空间的特质,外加穹形弧面,空间挑高,更显餐厨区域的立体美学。白色作为一种百搭色,能够与不同材质、色彩以及光线产生和谐的穿插融合。无论搭配玻璃、金属、木质或是大理石,都能展现出不同的风格层次。

柜门、把手的简洁线条与收纳系统的巧妙结合,让厨房既充满现代感,又兼具实用性。用拱形造型来打造取景框,现代法式之美呼之欲出,在光影和绿意里感受四季更迭。
TA发布了动态
2025-01-07
本案为285平下叠墅,房屋原建筑结构为地上2层➕地下一层(地下空间无采光井,总层高为4.9米)。

本次项目的创意过程中地下室的改造思考最多,设计将地下两层作为屋主爱好的主要施展空间,并在满足功能的同时兼顾艺术空间的属性。

负一层因为改动了楼梯与增加了采光井玻璃栈道,整体的采光条件还是不错的。住宅空间内采用这种大体量的楼梯非常少见,目的就是引入自然光,还可以作为“阶梯教室”拓展客厅使用。考虑到屋主喜欢看电影,且日常会有高频观影的职业需求,于是负一层就作为影音空间使用,观影时只需拉上全遮光帘。

屋主夫妻都是健身爱好者,设计就将房屋负二层改造成运动休闲空间,采用红砖元素搭配黑色涂料,让这个空间保有一份神秘感,并在墙面上进行了涂鸦艺术的处理,凸显空间主题。地下负二层因为层高限制,所以在浇筑楼板初始就预埋了后期需要用灯孔以及电路。

设计在负一层做了“地窖门”,由此进入到负二层,在满足功能性的同时,增加了空间之间的趣味互动,同时又为空间保留了一丝神秘感。
TA发布了动态
2025-01-03
本案类型为底跃户型🏠
地上和地下户型是1:1,唯一遗憾就是地下空间的层高只有2.25米。

那么我们首要的设计目的就是需要提高地下空间部分的使用率❗
如何提高地下空间的使用率❓
答案只有一个,就是足够好用❗包括:采光、空间感、空气流通、温度、湿度、合理的功能置入等
如何足够好用❓第一步就是空气和光,所以我们把动线、结构进行了大的改造,把一层的光线引入到地下,并且做了很多“不期而遇”的互动式设计。

挑高的书架、主卧和地下室的室内景观位
让一层和二层不是独立的,而是有更多的互动场景以及交互。

空间需要有人有场景那么这个空间才会是活的。
一起期待我们完整的项目介绍吧🤔🤔

坐标:浙江杭州
面积:270m²
类型:纯设计
TA发布了动态
2025-01-02
宝妈、奶爸在装修设计中往往会考虑空间如何设计对宝宝更友好,也延伸出了亲子空间的设计需求。

好的空间设计会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无形中产生影响,本案位于杭州下沙金沙湖旁,是一套以“亲子空间”为需求主题的现代休闲风住宅。

我们如何改造这套精装交付的住宅
达到更好的亲子互动空间?

//更大活动空间
封闭式厨房➡️开放式厨房 并新增岛台的功能
把原本厨房的空间进行利用,通过岛台产生洄游动线,让原横厅格局产生变化,让动线变的更加有趣,增加宝宝的活动空间。
并同时把一线湖景引入到厨房区域,无论是中厨还是西厨,家长都可以和孩子产生更多互动机会。

//更多有趣场景
我们将拱形、圆形⭕️元素融入门框、窗框和室内隔断中, 让原本平平无奇的墙体可以产生更多交互,“小窗口”随时可以和宝宝来次“躲猫猫”,整体空间不经意间产生陪伴式体验。

//空间的安全性
我们在很多柜体“阳角”上进行轻微“倒脚”处理,减少磕碰对孩子造成的伤害,空间处理上也加入很多圆形的设计元素,让空间更“柔软”空间与空间的过渡上更有趣。

在这样的亲子空间里,孩子和家长都有足够的安全感,在不限制孩子天性的情况下,有意和无意间让家长和孩子产生更多互动的场景,我们在亲子空间的设计中主旨是让家长和孩子可以产生更多的互动和陪伴,同时这样的设计思路也进一步优化了空间的布局及功能配置。
TA发布了动态
2024-12-30
本案的住宅设计中,户型优化是提升居住体验的关键一环,设计师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对空间便利性及利用率的规划。本案中,我们对餐厨区域和卫生间区域做了预见性改造,提升空间的便利性与舒适性,并能应对未来不同的使用场景。

1️⃣餐厨改造:
👉开放式格局,餐厨一体:
原户型中,厨房较小,餐厅与玄关区域划分不明确,空间动线较为紊乱
改动后,拆除厨房区域隔墙(⚠️燃气开通问题),开放式厨房并把餐厅北移,让餐厨空间变成一个复合型空间,空间更显开阔,同时也增强了家人之间的互动性。

👉把厨房管路变成造型柱体,并结合岛台设计,使其功能与美感并存:增设岛台,既增加厨房的收纳,又增加了操作的台面空间,让空间每一寸都物尽其用。


2️⃣卫生间改造:
🌟灵动洄游,卫生间并用设计
空间重组:原户型两个卫生间空间狭小,舒适度不高。设计师将相邻的两个卫生间合并重组,成为一个更宽敞、动线更合理、收纳更丰富的多功能洗浴空间。

🌟洄游动线规划:设计时,把卫生间作为主卧和儿童房之间的交通枢纽,设置三个门洞,一端连接次卧,一端连接主卧,另一端则面向公共区域,
实现主卧和儿童房共用的卧室套间,并且解决了亲朋使用卫生间需要通过卧室的烦恼。

🌟功能区划分:在合并后的卫生间内,实现干湿分离、独立洗漱区、淋浴区,并且同时拥有2个独立坐便区,确保每个功能区都能高效使用。
TA发布了动态
2024-12-28
本案房屋依山而建,顶跃户型为我们带来更多“折腾”的空间。屋主希望这个家是简约自然的,于是选择了“轻硬装”的极简主义。

全屋墙面采用纯白色涂料,干净整洁,地面和局部顶面用微水泥材质增强一些空间的质感和肌理感。

厨房做了开放式设计,L形的橱柜保证了足够的收纳空间。夹层则选择在客厅和餐厨中间,如此一来旋转步梯便成为回家的第一道风景,延伸了视觉,赋予更多的想象空间。

朝南的客厅阳光充足,围绕承重柱体我们使用模块沙发拼合的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躺姿组合,增加功能实用性和趣味性。

旋转步梯是本案的设计亮点,环绕着承重柱,流线型的线条和底部阶梯状的形态,这些都是设计师特意为之,强调空间层次感,同时减少楼梯的厚重感,整体视觉呈现更轻盈。

屋主没有选择安装楼梯扶手,因为足够宽的踏面和合理的踏步高度并不会存在安全隐患,楼上书房也是屋主的专属空间。

主次卧面山,全景飘窗的外面,就是自然的山色窗景。地面、飘窗台、座椅,吊顶的横梁都采用了一体色设计,整体性和视觉延伸感都很好。
TA发布了动态
2024-12-27
这是一套即将入住的跃层项目,有一个30㎡的小花园。小家的成员是屋主2人和他们的4只猫,我们围绕着优雅、舒适、有趣、宠物友好的主题方向进行整体设计。

首先是对于功能居住需求的整理,结合屋主所需,我们设置了2个房间,一个是屋主他们的主卧,还有就是给他们4只猫咪打造的独立小房间。值得关注的是,屋主他们对于睡眠空间的尺度要求尽量小,这个点和很大一部分人是不同的,因为对于他们而言平时更多的时间在于客厅、书房、餐厅这些空间,不太会窝在卧室,所以卧室仅仅需要满足睡眠这个功能就行。

所以可以看到这个住宅我们把80%的空间留给了客厅、书房、餐厨空间,并且通过结构上的调整,把自然光引入到负一层,从而让负一层更为宜居。

这个项目详细的设计介绍等我们正片,记得关注我们哦。
TA发布了动态
2024-12-26
如何提升空间“为我所用”的主旨,百分百的自我被接纳❓

由图可见,从玄关,到客厅,到餐厅,再到卧室,目之所及,都充满着“生活的痕迹”。本案屋主爱花艺、爱拼乐高,设计师将餐厅区域改动后,拓展了客厅区域,提升了更多可施展的空间。

原始四房户型,设计将原厨房边次卧改造为餐厅区域(屋主日常独居,父母偶住,无需过多的房间需求),并与厨房形成互动窗口,用自己舒适的生活方式去模糊家里固有的空间界限,延伸了家的更多交互性。

日常餐厅也可作为屋主的手作区和轻办公使用(功能单一化➡️场景多样化),用玻璃折叠门的形式,为室内过道创造更多采光。

我想,“自我感”才是家的本质,能够和屋主同频呼吸,有着舒适的节奏感,幸福便有了具象化。
TA发布了动态
2024-12-25
本案为168㎡的精装房,现代精装房的通病➡️厨房太小!所以设计做了一些局部改造将原来空间逼仄的封闭厨房改为开放式厨房,并且将原厨房边次卧空间改造为餐厅区域(屋主日常独居,父母偶住,无需过多的房间需求),并与厨房形成互动窗口,将空间串联。

至于冰箱的位置,我们利用原过道区域(图7),将双开门冰箱嵌入柜体,并且冰箱距离和厨房岛台以及客厅空间都非常近,使用动线上也符合日常需求。

日常餐厅作为屋主的手作区和轻办公使用(功能单一化➡️场景多样化),用玻璃折叠门的形式,为室内过道创造更多采光。

改造后的餐厨空间不仅储物力满满,动线也十分合理,从冰箱拿取食物➡️放在岛台➡️走进厨房➡️洗菜➡️切菜➡️炒菜➡️出菜,一条完整的流水线,操作视野也开阔,精装厨房这样改真的很香!
TA发布了动态
2024-12-24
精装房厨房小如何改❓
想要厨房拥有更多储物、更大的操作台面、更大的冰箱空间。

本案在格局上改造首先要解决厨房过小的问题。
对于功能的分区上进行统筹规划,把原本厨房边上的次卧空间变成餐厅(同时也是手作室)

随着设计师对空间功能定义上的改变,厨房自然而然就可以进行形式上的变化,把厚重的实心墙,通过玻璃折叠窗🪟的形式,连接客厅和餐厅空间,并且不影响燃气开通。

空间墙体形式的改变会让厨房空间从视觉和通风采光上都得到改善。

厨房内部的柜体上也作了相应的调整,把原本墙体的空间利用起来变成了超级实用的岛台,既可以提升厨房的收纳空间,又实现了更多的操作台面的需求。

至于冰箱的位置,我们充分利用原过道区域,把双开门嵌入式冰箱进行外移,得到了更大的冰箱空间,并且冰箱的距离和厨房岛台以及客厅非常近,使用动线上既可以用于厨房,也可以用于客厅零食饮料的存放。(图6)

图 1、图 2为空间同视角改造前后对比

上一页 1 2 3

加载中..
  加载中..  
返回顶部
一兜糖微信二维码

关注一兜糖微信

在线客服

客服QQ号:2138736030

您现在是游客身份哦,马上完善账号信息,收藏您的家居灵感!完成还可以获得糖豆奖励 ~

点击下载APP,收藏发图更方便
一兜糖手机APP
一兜糖APP下载

扫描二维码下载,把家装进手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