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兜糖 > 文章 > 专访丨土谷贞雄:让生活方式回归人性化

专访丨土谷贞雄:让生活方式回归人性化

推荐人:智库说 最后更新于 2020-10-15

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提出的“生活方式”概念的时候可能也没想到,这个词组会在当下席卷整个社会。


中国在消费升级的这几年中,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消费者开始关注生活方式这一课题。我们迫切地希望通过对生活方式的研究,多维度洞察中国家庭的人居生活需求,为国人提供更具价值的人居生活指导方案。


而这方面,日本可能走在我们的前头。他们在产品精致化、对生活中日常问题的解决能力等方面所呈现出的独特之处,对于我们有很多可借鉴之处。


刚结束不久的第35届深圳国际家具展上,日本建筑师土谷贞雄先生携手中日建筑师,在1号展馆打造“见筑视界—全球建筑与生活联展”。


该展览展示与适老、共享、极小住宅、饮食空间、能源问题、乡村问题、旧改、公共空间、观光旅游、工作方式、高科技、建造方式这12个社会研究课题有关的成熟案例模型,以建筑师的智慧前瞻未来人们的居住生活方式,为住宅设计提供更多启发与思考。


围绕着此次展览以及“都市生活方式研究”与住宅产品的紧密关联这一话题,土谷贞雄先生此前接受了77°专访。


土谷贞雄先生是日本著名品牌MUJI无印良品的功勋级人物,曾担任MUJI.net(现MUJI HOUSE)董事。2010年起,他还与原研哉共同创办了思考未来生活平台——HOUSE VISION。在业内是很知名也很低调的设计师。


640wx_fmt=jpeg!710

土谷贞雄先生(图片源自77°)


土谷贞雄先生将“都市生活方式研究”作为毕生的事业,他成立的都市生活方式研究所,以观察现代都市生活为工作,在各个国家进行活动,通过观看大量的数据,解读数据背后的生活环境背景。


在很多人的眼里,生活方式往往是自然气候、人文环境的综合产物,每一个国家与地区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北非的贝都因人习惯于逐水草而生,帐篷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而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人,从事陆地或海上狩猎,冰屋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


不过土谷贞雄先生认为,尽管人类被七大洲四大洋所分隔,彼此间的环境与文化也大相径庭,但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总会面临相似的问题。


例如150多年前,狄更斯笔下被工业废气所环绕的雾都伦敦,与今天被雾霾笼罩的中国城市,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而困扰日本多年的老龄化,同样也悄然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块心病。

640wx_fmt=png!710


土谷贞雄和居住实验室合作出版的书籍(图片源自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同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在社会形态、生活方式上往往比之其它国家有更多的相似之处。所以日本过去所面临的问题,对于中国仍然有借鉴的意义。


在土谷贞雄先生看来,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令人瞩目,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国大城市中,充满了绚丽色彩,这与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前有些相似。而经历过泡沫经济的日本设计师现在很注重如何精确地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设计,不再追求夸张、惊人,更多着重于细节的推敲。


 

fsdfs.jpg!710

樱木园特别养护养老院——山雄和真


另一方面,庞大的经济、社会体量,被土谷贞雄先生认为是他在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仅在人口规模上,中国就是日本的十倍。规模变大的同时必定会产生新的社会问题,而这些问题也会激发大家创造出其他国家所不能创造的蓝图。


通过对生活方式共性的研究,土谷贞雄先生不仅希望能提炼总结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对同一个有关生活方式问题的解决之道,同时他也期待透过研究,为未来的生活方式提供新思路。


如何让生活方式回归人性化?在土谷贞雄先生看来,这是未来生活方式的一个侧重点。


科技的进步,无疑大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但这种改变是一把双刃剑:例如混凝土与建筑技术的发展,使得住宅用地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但它同时也将人类困在水泥森林中,某种程度上压抑了人性,隔断了人与自然的联系。


但这种情况只是暂时性的,土谷贞雄先生认为,在未来,科技将帮助人类回归更加人性化的生活,同时为社会带来更多的便利。


dfsdfs.jpg!710

CHINA HOUSE VISION探索家(图片源自未来生活大展)


“科技能够帮助人类提高工作效率,这就意味着在社会总产出不变的条件下,人类能获得更多的闲暇时间,”土谷贞雄先生称,“时间更充裕,人类才有可能调整匆匆的脚步,享受慢节奏的生活,并在其中探寻个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


科技的进步,在过去的一大表现在于人类对机器的运用,从而促使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在物质更加充裕的情况下,人类的生活虽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与此同时,直接操纵机器的人类却不得不投入更多的时间到工作当中,而这往往会带来工作与生活的失衡,具体表现为人们在物质上更加充裕,但生活节奏更快,压力也更大。


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指挥机器成为了可能,人类无需再通过牺牲自己的宝贵时间来操纵机器以换来产量的提高。


fsagg.jpg!710

Dragon Court Village——Eureka建筑设计事务所


这就印证了土谷贞雄先生的观点:在社会总产出不变甚至提高的情况下,人类能获得更多的闲暇时间:利用科技,让生活方式回归人性化。


作为群居动物,人类生活方式的重点同样在于:和谁住、怎么住。


在土谷贞雄的研究中,“和谁住、怎么住”这一生活方式,同样被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农业社会的背景下,人类往往是以村落为单位聚居在一起。村落之间彼此相隔一定距离,这一距离为村落提供了生存空间与资源产出,而且单位土地生产力越低下,村落间的间隔就越大。

 

工业革命后,城市成为人类居住与生活方式的主流,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单位土地面积能够供养的人口也随之增加。人类越发地聚居在一起,导致共享住宅兴起。这里的共享住宅,是指在保持个人生活空间一定私密性的同时,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如公寓楼下的公园、酒店式住宅的大堂。

 

adsgrg.jpg!710

超级巴比伦——MAT 超级建筑事务所


与此同时,共享住宅的兴起,也反映了社会经济方式的变迁:农业社会下,以血缘为纽带,人类往往以宗亲为聚居的基础——庞大的宗亲更有利于抵御灾害与互相扶持。而在工业社会下,以商业契约为纽带,人们更能接受左邻右舍是陌生人的这一事实。


而且在共享住宅模式下,人类的居住面积将进一步缩小,这一方面是由于城市人口聚集,地价上涨,城市居民会相应减小房屋的居住面积。另一方面,尽管宗亲与婚姻仍然是家庭组成的重要条件,但随着不婚主义的出现与生育率的下降,家庭本身也在小型化——这反映在共享住宅模式下,必然是居住面积的缩小。


fagr.jpg!710

下北泽bonus track——Tsubame Architects


在土谷贞雄先生的理解中,未来居住环境的奢华与否,并不是人类关注的重点,相反,环境是否舒适,与他人相处是否融洽,才是关键,这也是共享住宅得以兴起的一大因素:在保有私密空间的同时,为人类的沟通与交流提供更多的机会。


“人性化”和“共享住宅”,是土谷贞雄先生当下研究的关键词。同时他认为,这会成为都市年轻人的生活趋势。而他也将保持对人类生活方式的研究热情,继续进行生活方式研究的项目,更细致地观察中国,开发更多适合中国居住环境的产品。


文章来源:77°全球家居新媒体

用户评论(1

糖厂房管部 2020-10-15

一兜糖欢迎您来发帖~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

一兜糖微信公众号

装修家居生活社区

一兜糖手机客户端下载

扫描二维码下载

根据机型下载

Android版 iPhone版
加载中..
  加载中..  
返回顶部
一兜糖微信二维码

关注一兜糖微信

在线客服

客服QQ号:2138736030

您现在是游客身份哦,马上完善账号信息,收藏您的家居灵感!完成还可以获得糖豆奖励 ~

点击下载APP,收藏发图更方便
一兜糖手机APP
一兜糖APP下载

扫描二维码下载,把家装进手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