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兜糖 > 文章 > 日本的建筑和家装,是何时超越中国的?

日本的建筑和家装,是何时超越中国的?

推荐人:韩青–自在之家 最后更新于 2020-09-10

说起日式家装,我们可能会想到卫浴三分离、榻榻米、收纳、白墙木地板、明暗结合、中岛厨房等关键词。


而日本的建筑师,近年来拿到建筑界诺贝尔奖——普兹利克奖就有七八位,如隈研吾、坂茂、伊东丰雄、安藤忠雄等,大陆仅中国美院的王澍教授一位。 


那日本的建筑和家装,是何时超越中国的,如何能成为东方建筑和生活美学的代名词? 


看完日本建筑史家藤森照信的这本《妙趣横生的日本建筑学》,我似乎找到了答案。不过,这并不是书里的内容。书里讲的是个人视角下的日本建筑史,融入了很多作者的经历和观察。有其价值,但没啥趣味。与其说是“妙趣横生”,不如说是“不过如此”。


封面.jpg!710


因为略微了解日本建筑和家装之后,很容易被其人性化的设计和特有的文化内涵所折服。而这本书,相当于把我心中的日本建筑和家装打回了原形,有祛魅的效果:原来一样是泥腿子出身,村姑的干活。和中国传统的建筑、家装相比,日本的显得相对单一、简陋。 


作者从绳文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说起,探究当时如何用石斧伐木,发现只能砍伐比较硬的树木,如栗树,并比较其与弥生时代铁斧的效率差,是后者的1/4,他还通过实验,体会到了当时盖房子的关键技术——捆绑,这也与绳文时代陶器表面的花纹相对应。


日本绳文时代建筑.jpg!710

日本绳文时代建筑复原图


接下来了他将房间的各个构成部分做了拆分,逐一讲解。比如,地板。在他看来,地板是日本建筑的生命,特别注重平整干净。墙壁可以脏,天花板可以脏,但地板永远不能脏。这也和日本的穿鞋文化有关,多是稻草鞋,脱鞋进门。这一习惯,如今扩展到了全球的大城市。 


脱鞋与否,还曾上升到日本民族尊严的层面。19世纪中期,美国佩里将军打开日本国门,第一次在寺庙签约,直接穿着皮靴进屋,把地板踩得噔噔响。这是第一次有人穿鞋踩榻榻米,被日本认为是在榻榻米上“抹黑”。之后他们吸取教训,事先铺了深红色的毛毡。


日本岐阜县高山市三町传统建筑保护区.jpg!710

日本岐阜县高山市三町传统建筑保护区


说到榻榻米,茶室中的榻榻米,是平等的象征。但最早的榻榻米,房间内仅有一张,只有身份最高的人才能坐,比如天皇。这和高度有关,地位越高,坐得越高。日本传统建筑中,没有桌椅,高度是从地面——>走廊——>木板房间——>圆草垫——>榻榻米依次升高。 


为了防潮,地板往往高于地面,一些身材矮小的间谍可藏身其中,这孕育了日本的忍者文化。


二之丸御殿外景.png!710

京都二条城二之丸御殿外景。来源:DarkWillow 


再说天花板,日本之前是没有天花板的,和中国农村一样,梁椽席都能直接看到。我在农村的老家也是如此,晚上睡觉都能听到虫子蛀木的声音,偶尔还有老鼠四处跑到。日本更过分,他们还有蛇,为了引蛇,他们还在房梁上放酒。屋顶成了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不时会掉下来。 


天花板最早运用是在寺庙,日本本土的神仙是透明的,通过依代——神社中的神木降临,但寺庙里有成型的佛像,虫粪老鼠屎拉在佛像头上可不好看,于是有了天花板,遮丑之用。现在建筑的天花板,也有类似作用,用于遮挡一些如同内脏和神经的管线。 


再之后,有了推拉门、方柱、隔扇,一栋建筑内,开始分隔出最早的房间。在作者的笔下,日本的建筑史就像一部动画片呈现在眼前,虽是断断续续的碎片,但也能看到发展脉络。


日本传统建筑——町屋.jpg!710

日本传统建筑——町屋 


从中也能发现,在之前一千多年的历史中,日本人家常生活的丰富性和舒适性远不及中国,尤其是达官贵人。转折点,其实是在二战之后。 一是厨房受到重视。二战战败后,日本为了解决住宅困难,成立了日本住宅公团,开始摆脱传统的木制建筑,用钢筋混凝土造房子,也开始设想新的户型。


日式厨房.jpg!710

现代日式厨房示意图


日本最早的女性建筑师滨口美穗起到了关键作用,她在书中痛批日本住宅的封建制,即所谓客厅最高、厨房最低的排位,认为“日本传统厨房是阻碍建筑发展的敌人”,主张寝食分离。


她的丈夫,日本最初的建筑评论家斌口隆一,也出版了《人文主义的建筑》一书。 这两人的主张代表了日本建筑领域的民主主义,也影响了日本住宅公团的决策,他们决定建造餐厨一体化的住宅,改变放上矮桌吃饭、铺上被褥睡觉的吃住合一的传统。


美穗女士受邀参与厨房的设计,做出了站立式的洗碗台和光亮的不锈钢水槽,大受业主欢迎。 其实,现在很多城市家庭中的长为两米八的标准厨房,也是一位女性建筑师奥地利的玛格丽特·舒特-里奥次基设计出来的,也就是旨在解放妇女的“法兰克福厨房”。


法兰克福厨房.png!710


如今的日本厨房更进一步,发展为中岛厨房。这也让作者这个传统的男人深感悲哀,在他看来,客厅、壁龛、壁龛柱等,才能给予家庭精神性的存在。 


二是收纳得到解决。作者在书中有专门一节,《室内光景是人生大事》,吐槽收纳的难题。第一句就是,“大概从古至今的世界住宅,都没有像现在的日本住宅这样散乱的例子。”最后又悲观地感慨,“各种电器出现在生活中,在物品的海洋中被淹没,大概是一种历史的宿命。” 


很难想象,这是如今以收纳整理闻名的日本。这本书出版于2000年左右,他可能没想到,日本还会出现倡导《断舍离》的山下英子,甚至收纳整理师在今天都能成为一种职业。 


相比日本,中国的建筑和家装差在哪里?我们虽然有像梁思成、林徽因那样的知名建筑师,但他们更多的是研究和保护古建筑,我们缺乏一些建筑师,能站在人本主义的角度,对现代建筑尤其是公共住宅做出一些贡献。决策层面和公众层面,都缺少这样的一场思想洗礼。 


解放后,上海的老洋房、石库门和北京的四合院被人为分配给多户,单位新建住宅多是宿舍楼的样式,厨房多是放在过道上,厕所是公用的,这一状况,直到八十年代才渐渐改观。 


到了今天,我们商品房的户型多已和世界接轨,但同样面对收纳的问题,建筑师和设计师可能有出彩的单品设计,但鲜有能提出原创思想和概念并影响到公众的。《小家越住越大》的作者逯薇,算是一位。 


日本建筑和家装,虽是泥腿子出身,但有种出淤泥而不染的感觉,能够亭亭玉立。中国的建筑和家装,则像是大户人家,家道中落,如今虽有起色,但还没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出路,或许一方面要在传统中找寻灵感,另一方面,还是要立足于对生活的观察,对人性的尊重,和自由的人生、理想的社会联结起来。那时,我们的建筑和家装,也能妙趣横生。


二条城内的旧皇居.png!710

二条城内的旧皇居。来源:DarkWillow

——————————————

韩青,评论人,设计师。


曾就读于景德镇陶瓷大学,致力于用设计改善生活,让小家越住越大。


如云如海如山,自由自如自在。

用户评论(7

土豆红烧肉耶 2020-09-10

嗯哈,捐给城中村图书馆啦,给孩子讲了讲,真是老少皆宜~
对,这个书对家庭收纳有很大的帮助

韩青–自在之家 2020-09-10 楼主

你在哪捐赠的呀,下次捐赠早点说哈哈哈
嗯哈,捐给城中村图书馆啦,给孩子讲了讲,真是老少皆宜~

土豆红烧肉耶 2020-09-09

嗯呢,看完交流~我买了五套,两套送人,三套捐赠,觉得有些浪费了…
你在哪捐赠的呀,下次捐赠早点说哈哈哈

韩青–自在之家 2020-09-08 楼主

逯薇的《小家越住越大》真的很接地气,我买了一套,正在学习总结适合自己家里用的
嗯呢,看完交流~我买了五套,两套送人,三套捐赠,觉得有些浪费了…

土豆红烧肉耶 2020-09-08

逯薇的《小家越住越大》真的很接地气,我买了一套,正在学习总结适合自己家里用的

深蓝晴子 2020-09-08

日本的收纳方式,确实很值得学习

糖厂房管部 2020-09-08

一兜糖欢迎您来发帖~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

一兜糖微信公众号

装修家居生活社区

一兜糖手机客户端下载

扫描二维码下载

根据机型下载

Android版 iPhone版
加载中..
  加载中..  
返回顶部
一兜糖微信二维码

关注一兜糖微信

在线客服

客服QQ号:2138736030

您现在是游客身份哦,马上完善账号信息,收藏您的家居灵感!完成还可以获得糖豆奖励 ~

点击下载APP,收藏发图更方便
一兜糖手机APP
一兜糖APP下载

扫描二维码下载,把家装进手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