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兜糖 > 文章 > 遇见她,就花时间慢慢了解她(家庭日记vlog45:厨房的日常)

遇见她,就花时间慢慢了解她(家庭日记vlog45:厨房的日常)

推荐人:萌石头生活博物馆 最后更新于 2020-01-15



(家庭日记vlog45:厨房的日常)


心心念叨的黑陶,总会有见面的时候。

 

一天,在朋友圈看到一篇关于黑陶的文章。跟过去,找到公众号,眼光落在照片中的黑陶上,心里猛跳一下,被一种直观的冲击力打动了,涌起“美”的感受。

首先是那种沉静的姿态深深吸引了我。黑色的光泽被压去了一层层,像乌鸦被淋湿的羽毛色一样,周身包裹着一层淡淡的光晕,这光晕蕴藏着高原的阳光,并非向外扩散,它静默于内部。微光虽羸弱,却足以为寻找它的人照出一条羊肠细道。这样的沉静之器,它们具有沉默的个性和谦逊的品德。

然后是简化到极致的造型。食器的形状是顺应其用途的,想必是在长年的生活使用中,为了达到特定的实用功能,当地的手艺人去除了一切多余的装饰,只留下有助于使用的必不可少的元素,直到它能最好地满足这个使用功能为止,最终形成了这样的造型。这样的造型,给人一种结实、无害的健康之美,而不是扭扭捏捏的惺惺作态。

最后是用眼看到的暖的温度。一重重黯黑堆积岀来的,除了微光,还有温暖。我在它们身上看不到极致的工艺技巧的痕迹,粗犷的肌理,留下了余地,容纳下了眼光在上面凝视留下的触感,有种温暖的味道。这种温暖,正是我的眼睛看到它们时,共同的面对此时这一切的喜乐以及内心的阵阵摩挲。


5e1a6ea1e2ebd.jpg!b710

5e1a6ea267137.jpg!b710

5e1a6ea2bfed7.jpg!b710

5e1a6ea314bb8.jpg!b710

5e1a6ea358406.jpg!b710

5e1a6ea3cd159.jpg!b710

5e1a6ea42ff89.jpg!b710

5e1a6ea4875e4.jpg!b710

5e1a6ea4dd6ce.jpg!b710

 (以上照片来自微信公众号“措瓦”)


加了公众号的主人,子民先生。

2019年6月初,子民和小伙伴们,从成都前往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的麦宿藏区,发现了这些当地用来煮茶、煮饭和佛事用途的黑陶。黑陶运输很容易破碎,开始时,由当地人发货,由于缺乏包装经验,破损率有时达到30—50%。他觉得很可惜,就自己开车18个小时去包装好、带回来。

在与子民的对话中,我继续了解着它们,从中摘选我们的对话:

雨先生:“我们找黑陶很久了,就喜欢这种,当地人制作、满足当地人日常生活所需的食器,有生活气烟火气,而不是匠气。”

子民:“太好了,太好了,你懂我们!”

雨先生:“我们喜欢简单质朴的器物,一切因功能而存在,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这是很多工业装饰性制品所不具备的魅力。在很多远方,因为工业化和商业的冲击,已经很难找到这样简单质朴的东西了。”

子民:“传承是有,现实是珍惜能遇见的,之后能否留下,不乐观。藏区恰恰是烹饪不发达,因为用火很奢侈,温度也低,所以炊具的材质和形状,都很简单。每个人都有一个木碗,到哪里都揣在藏袍里,可能用一辈子的那种。他们对吃的要求很低,能吃就行的那种,也很珍惜物,觉得人身皮囊,不用那么好地照顾,更多应该追求生命的解脱。”

雨先生:“这就是藏区生活器物带给都市人物质以外的意义。都市生活太过丰裕了,一切来得容易,不懂得珍惜。”

子民:“我负责呈现,美的发现,在于人们的眼睛和内心。”
雨先生:“形式上极简,但有细节,有意境。”

子民:“很土,很素,难得的普通。他们做的时候,不是追求一种技艺和效果,跟着记忆和感觉来做,说实在的,没有什么设计,就是做本身的效果。”

雨先生:“碰到触碰内心的器物,感觉身体还活着。唯有好好用生活喂养它们。惜福。”

 

在下单后等待的日子里,我上网搜索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它们:

麦宿藏区制作的黑陶,都是传统造型、纹样,主要供当地藏民和寺院僧侣使用。制作的原料,是一种当地的黑色粘土和藏文称之为“色多”的矿石,后者作为羼和料加入到黑色黏土中,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陶器的耐热急变性能,避免陶器在火上加热时发生裂变。它们赋予了器物强韧的骨骼和独特的气色。

制作,通常是手工捏塑、泥条盘筑相结合,精细雕琢的局部再加以模具成型而完成。

烧成,经过了松木的熏烧,完成了由泥到陶的蜕变;堆烧后,陶器失去了黑色黏土的黑色特质,呈现出的是浅赭石色;堆烧进行到一小时十分钟左右,进入到烟熏渗碳,黑陶艺人开始往堆烧的陶器上覆盖锯末,然后泼水把火熄灭,用锯末焖十五到十分钟。最后从锯末和木炭中把一件件光洁的黑陶取出。

 

打开快递的包装盒,每当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件,都伴随着一声惊叹。等一一放在餐桌上后,实物完全符合我对它们的期待,内心满溢着酝酿许久的喜悦,但不至于喜出望外。


5e1a6ea52e5f8.jpg!b710

5e1a6ea590173.jpg!b710

5e1a6ea5e2570.jpg!b710

5e1a6ea63cad6.jpg!b710

5e1a6ea6766fe.jpg!b710

5e1a6ea6a64ed.jpg!b710

5e1a6ea70a98b.jpg!b710

5e1a6ea751ed9.jpg!b710

5e1a6ea7b2ec3.jpg!b710

5e1a6ea8103f4.jpg!b710


初次见面的喜悦之后,隔一二天后,看着它们,虽不像博物馆里的器物,隔着一层玻璃,可望而不可及,但感觉我与它们之间隔了一层若隐若现的陌生感,不敢想着去使用它们,更不敢轻易去使用它们。

就像远方的朋友,神交已久,一见面,开头几句话,是常见的客气话,但陌生感明明白白地亘在彼此之间,句句小心翼翼,句句点到为止,带着寒暄时特有的微笑,只为了保持彼此的安全距离,生怕一不小心就刺痛了对方;但言语和表情之间,还是能感受到彼此内心的温暖,温暖保持着含蓄的样子,一点点释放,生怕一下子太热情太唐突。

我特意将几只碗和杯子放在隔断柜上,这样每次经过的时候,总是很自然地拿起它们,紧紧捧在两只手里,能感受到它们的温暖,也不忘掂量着力度,生怕捧疼了了它们;或者用手指摩挲碗沿,听见沙沙的清脆声音,这是它们的问候声;或者将它们置于手掌上,用手指头随意地拨弄着碗身,它们在上面起伏弄舞……


5e1a6ea8512c5.jpg!b710

5e1a6ea8a4efc.jpg!b710

5e1a6ea90941f.jpg!b710

5e1a6ea96224e.jpg!b710

5e1a6ea9ab43a.jpg!b710


在和室喝茶的时候,也是最放松的时候,特意将两只大小不一的炊具、一个钵、一个花器、一个茶壶,围绕着自己,放在榻榻米上。坐下后,拿起其中一个,特意拿到灯光下,手指触摸着,眼仔细端详着,有感时,和谷子说上几句话,说到共鸣处,还递给谷子;谷子的茶泡好后,我放下手上的它们,端起茶杯慢茗后,背靠在墙上,手指伸过去,慵懒地捏着炊具的耳朵,并慢慢移动着,感受着耳朵的形状……


5e1a6ea9f29f7.jpg!b710

5e1a6eaa5fc06.jpg!b710

5e1a6eaac30a3.jpg!b710

5e1a6eab23b35.jpg!b710

5e1a6eab87f8a.jpg!b710

5e1a6eabd36c4.jpg!b710

5e1a6eac1ab30.jpg!b710


就这样,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们之间的身体接触,慢慢由陌生到逐渐的熟悉,我的手指头、手掌上留下了它们的痕迹,它们的身上也留下了我的痕迹,彼此感受着、温暖着。明明确确地能感受到了它们十足的重量,但手放上去感受到了造型的弹性,似乎有一种拥抱的亲切之情来临,手上的感觉不再生硬而是轻巧,我逐渐在接近它们那颗简朴、纯洁的心。

 

日复一日的共同生活,我们之间产生了不能分离的感情。

接下来,在萌石头生活博物馆,在带有烟火气的都市生活场景中,该如何使用好它们?

我充满了好奇。


~我们离不开都市,也能过上理想的生活~

 

 

 

 

 

萌石头生活博物馆

微信号: 萌石头生活博物馆(ID:MoeStone)

介: 这里陈列着谷子、雨先生和芽芽的家庭生活日记。

用户评论(10

糖粉190117 2020-01-15

学习了黑陶,谢谢分享!

云野老头👴🏼 2020-01-13

遇见她,就花时间慢慢了解她,用黑陶品茶很是享受

萌石头生活博物馆 2020-01-12 楼主

😊来拜读了~~~
哈哈哈

萌石头生活博物馆 2020-01-12 楼主

这一套价格如何啊?
去微信公众号“措瓦”看一看

豆豆逗逗 2020-01-12

下一步,想想怎么用好它们
嗯呢。这个要好好想想

Dana安 2020-01-12

这一套价格如何啊?

今儿早头发好么 2020-01-12

😊来拜读了~~~

萌石头生活博物馆 2020-01-12 楼主

在萌石头博物馆他们会更加闪光
下一步,想想怎么用好它们

豆豆逗逗 2020-01-12

在萌石头博物馆他们会更加闪光

victoryzhouy 2020-01-12

黑陶太有质感了
本文作者
萌石头生活博物馆
这里陈列着谷子、雨先生和芽芽的家庭生活日记。
来自微信号:萌石头生活博物馆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

一兜糖微信公众号

装修家居生活社区

一兜糖手机客户端下载

扫描二维码下载

根据机型下载

Android版 iPhone版
加载中..
  加载中..  
返回顶部
一兜糖微信二维码

关注一兜糖微信

在线客服

客服QQ号:2138736030

您现在是游客身份哦,马上完善账号信息,收藏您的家居灵感!完成还可以获得糖豆奖励 ~

点击下载APP,收藏发图更方便
一兜糖手机APP
一兜糖APP下载

扫描二维码下载,把家装进手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