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兜糖 > 文章 > 直到长出青苔(家庭日记vlog25:京都寺院看青苔)

直到长出青苔(家庭日记vlog25:京都寺院看青苔)

推荐人:萌石头生活博物馆 最后更新于 2019-09-03



(家庭日记vlog25:京都寺院看青苔)


春有樱花,秋赏红叶,冬覆白雪,夏天的京都,最宜去看青苔。

 

青苔有何可赏的?我起初也是不理解的。在儿时的记忆中,青苔总是与湿滑的路面、阴森的沟渠、渗水的墙面还有蜗牛联系在一起,无论如何谈不上赏心悦目。

 

还记得小学后操场有一堵长满青苔的石墙,石缝里常年有水渗出来。课间休息的活动,就是看蜗牛。指甲盖大小的蜗牛,沿着暗绿色的石墙向上挪动,留下一条条湿滑粘腻的痕迹。几个调皮的男孩子,用拾起的小树枝戳蜗牛的触角,再把它们一只只挑落。蜗牛咕噜噜滚进草丛,我们也顺着铃声跑回课室上课。待到再下课时,蜗牛又已经爬到半墙高了。

 

青苔在京都人眼里却是极美的。庭院、寺庙、山坡、石墙、老树,无一不铺满厚毛毯似的青苔。裸露泥土的地面是不多见的。

 

 

 

在京都,有一个以青苔闻名的寺庙,叫做“苔寺”,据说里面悉心养护着很多不同种类的青苔。对于这类声名在外的寺庙,我们是敬而远之的,一是担心人多喧闹,二是盛名之上容易失望。听说我们想要看青苔,客栈老板娘推荐了一个通常只有京都本地人才去的寺庙——圆光寺。

 

寺院的门不大,左右掩映着青松和红枫。进门后是一条用巨大的白石铺成的路面,路两旁栽种的全是松树,松树下方是见不到一丁点儿泥土的,全部都披覆着青苔。遒劲的枝桠和苍翠的松针,给人一种威严静穆的感觉。

 

5d61e7db4a37b.jpg!b710

5d61e7de585f5.jpg!b710


在白石路面的尽头,拾级而上,遇到一片开阔的平地,那里有细小的白石铺成的枯山水。经过枯山水,再穿过一个圆形的石拱门,就拐进了方丈庭院。顿时就觉得满眼充盈着的都是绿色,那整个园子的绿意就像是要漫溢出来一样,而这个绿却又不厚重不压迫,而是一种流水似的清明透亮。天是热的,而心却已感受到凉意。

 

5d61e7e2164f1.jpg!b710


我们脱鞋进入正殿,正殿的进深很大,没有任何隔断,日光经过长长的屋檐和外廊,进入到屋内时已经变得很虚弱了,因此正殿的光线是昏暗的。也正是这种昏暗,更衬托得正殿面对的庭院愈发葱茏苍翠。

 

5d61e7e67860d.jpg!b710


正殿的外廊,铺着一张绯红色的长毡子,我们就在那里坐下来,出神地看着:青松、红枫、山百合、紫阳花、青苔,高的低的,错落有致。海苔绿、墨绿、深绿、浅绿、鹅黄绿、嫩绿、草绿、青绿,深的浅的,层次分明。

 

“芽芽,你听听,有什么声音?”刚开始,芽芽说,这里一个人都没有,静悄悄的,哪有什么声音啊。然后,然后她就发现了:“树上有知了,小鸟在唧唧叫,天上有乌鸦啊啊啊地叫。”“还有呢?”“还有不知哪里有流水的声音,好像有鱼摆摆在吐泡泡。妈妈,那你还听到什么声音吗?”“我呀,我还听见微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山百合花开的声音,小虫子在翻动泥土的声音,还有青苔四处蔓延的声音,滋溜~滋溜~滋溜~”

 

5d61e7e76ada5.jpg!b710

5d61e7ecaf85b.jpg!b710

5d61e7ee0d150.jpg!b710

5d61e7eee74c7.jpg!b710

5d61e7ef9b76c.jpg!b710

 

5d61e7f0571d7.jpg!b710

5d61e7f483c1a.jpg!b710

5d61e7f68c9b6.jpg!b710

5d61e7ff817ed.jpg!b710

5d61e80178adb.jpg!b710

5d61e82c1d5cf.jpg!b710

5d61e82d5c9c1.jpg!b710

5d61e8391f2bb.jpg!b710



 

5d61e83e1ae82.jpg!b710

5d61e83ed3bbb.jpg!b710


哲学小道旁有一条溪涧,水面清浅却有乌黑的大鱼。一直走,到达法然院时已是下午四点。阳光斜斜地照在院门上,庭院内只有三两个游人静默地观赏着。

 

法然院处在半山,空气湿润,树木繁茂,青苔更加肆无忌惮。不仅山坡上、石缝间、溪水旁长满了青苔,就连大树的树皮上也覆盖着毛茸茸的青苔。芽芽笑着说,“大树穿了绿色的毛秋裤”。

 

与我印象中的湿滑浅薄的青苔不同,京都的青苔大多数长得像毛毡、毯子甚至是一簇簇的迷你小草。由于有一定的厚度,用手摸上去,会被轻轻反弹回来,凉凉的,软软的,非常舒服。

 

我正摸着青苔,芽芽突然大喊,“妈妈,快来啊!这里有很多蚂蚁在搬运粮食呢。”哎哟哟,可不是么!一大群黑色的小不点儿,正在一片绿毛毡上快速地移动着,每个小不点头上都举着一粒白色的米粒。我和芽芽蹲在路边,像看一齣电影一样,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这幅图景发了呆。我脑子里浮现出纪录片《微观世界》里的图像,一片其貌不扬的田野,深入草丛深处,有蚂蚁、蜗牛、瓢虫、蚯蚓、屎壳郎的小小世界,真是有趣极了。印象最深的是那片绿毛毡一样洁净无染的青苔,可不就是跟眼前的一模一样吗。当时看纪录片时,我还曾怀疑那样的青苔必定是人造物,没料想世间还真的存在哪。

 

在法然院的后山,写就《阴翳礼赞》的谷崎润一郎,就葬在这里。阴翳之美,独属日本的东方之美,没有人比谷崎润一郎理解得更为透彻了。


 

有一种庭院,发现时让人欣喜若狂,身处其中,忘记时间流逝,离开时盼望再次造访。而见识过她的人,甚至会徒生一股私心,不想告知他人。

 

青莲院就是这样的地方。

 

一大清早,快速穿过有野猴子出没的円山公园和游人如织的八坂神社,拜访了知恩院里的莲花池之后,我们终于找到天台宗青莲院门迹。

 

5d61e840f28cf.jpg!b710

5d61e8433f022.jpg!b710

5d61e84687f60.jpg!b710

5d61e84838f0c.jpg!b710

5d61e848f2a3b.jpg!b710

5d61e85147c7c.jpg!b710


院门口有几棵巨大的樟树,浓重的树荫庇护着这个安宁的寺院。不似其他知名的寺院,游人只能远观或游览后山,青莲院的所有主体建筑都是对外开放的。有两条游览路线,一条是由华顶殿、宸殿、大玄关、小御所、本堂等组成的木结构连廊式房屋群,一条是由小崛远州所作的雾岛之庭、相阿弥所作的筑山泉水庭以及大森有斐所作之庭组成的迴游式庭园。三位造园大师,前后相继建造的庭院,却可以天衣无缝地相互依存。

 

我拉着芽芽步入华顶殿那幽暗的内廊,四周的隔扇移门图案华丽肃穆,微微闪着金光,我不由得屏息,让芽芽也踮起脚尖行走。

 

5d61e858e9208.jpg!b710


华顶殿是一个相当开阔的空间,是纳凉的好处所。屋顶用厚厚的茅草修葺,遮挡着炎炎烈日,殿内一片清凉。面向池塘庭院的一整面木移门都被拆了下来,只留下木头柱子。这样,殿内的空间就与殿外的庭院完全融为一体了。蝴蝶可以飞进来飘出去,坐在殿内的踏踏米上,甚至可以把脚伸出殿外,让青青小草挠着脚板底。如此不羁随性的安排,在日本寺庙庭院中并不常见。

 

5d61e86293be6.jpg!b710


宸殿、小御所和本堂由连廊连接,隔相对望,互为景观。几支疏落的枫树枝叶在深褐色的柱子、栏杆、门窗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似乎连空气都定格在这个瞬间了。

 

5d61e8664aeac.jpg!b710

5d61e869d6541.jpg!b710

5d61e86f32849.jpg!b710

5d61e8720cf40.jpg!b710


因为还有其他行程,我们在青莲院流连了一个多小时后,只得依依不舍地离开。临行前询问了开门的时间,计划第二天一大早再来拜访。

 

 

 

青莲院是早上九点开放的,我们仨八点多就到门外守候了。进入华顶殿的时候,住寺的僧人还在打扫庭院,擦拭榻榻米和门窗。

 

我们仨要了抹茶和茶果子,就坐在华顶殿面向庭院的那条绯红色毡子上一边欣赏早晨的庭院,一边等候。

 

大约过了一刻钟的时间,一位女子端来一个木托盘,放着三个茶碗,里面已经做好了点茶。我们与女子正对面跪坐着。只见她娴静地取来一片白色的薄纸放置于榻榻米上,再取出一枚同样用薄纸包裹着的茶果子摆在白纸上,接着从托盘取出茶碗,又把茶碗稍稍旋转,使得茶碗的图案正对着我们,再依次放在我们面前。低头行礼,转身离开了。


5d61e874605b1.jpg!b710

5d61e875b894a.jpg!b710


茶碗温热,碧绿色的茶汤如一滩深水静卧碗底,粉绿色的茶沫在茶汤表面画出抽象的图形。我用双手慎重地端起茶碗,当茶碗的口沿就快要触碰到我的嘴唇的时候,一股草叶清新的香气先进入了鼻腔。抹茶茶汤的香气没有中国茶那么高扬,却十分饱满,强烈的颗粒感外裹覆着柔滑,就像浓稠的米汤一样,顺畅地就从口腔滑入了喉咙。

 

5d61e87a526cb.jpg!b710


我一口气把茶碗喝了个底朝天,看着碗底残留的粉绿色泡沫,口腔里余留的气息让人意犹未尽。我开始注意到,我们仨的茶碗都是不同的。我开始细细端详。在我看来,我拿取的第一个茶碗是最为独特的,她器形饱满,胎质圆润,月牙白的釉面由于经年累月的使用,已经失去了刺人的光泽,变得柔润温和,而上面很多细小的开片中也渗入了茶迹,表情丰富,耐人寻味。茶碗外壁上,自右向左,用毛笔写着四个字——清香一贯。落款竟是青莲门主。在我了解的资料介绍中,由于地位特殊且重要,历代青莲院的门主都必须由皇室成员担任。看来这个茶碗大有来由。褪去昔日光彩的她,如今依然兢兢业业地服侍着人们,不张扬、不显露,而不是像很多所谓的古董和珍宝,或被束之高阁,或被供奉于高台。我倒是觉得,物尽其用,这才是待物之道啊!

 

青苔之于庭院,就像茶迹慢慢渗入茶碗,时间就在这里。


5d61e87fea84a.jpg!b710


~在忙碌的都市,也能过上理想的生活~

#萌石头理想生活志#

萌石头生活博物馆

微信号: 萌石头生活博物馆(ID:MoeStone)

介: 这里陈列着谷子、雨先生和芽芽的家庭生活日记。

用户评论(33

糖粉190117 2019-09-03

安静舒适

阿蒂米斯 2019-09-02

英语交流
那还好

甜甜的甜甜 2019-09-01

记住了
哈哈哈好的

萌石头生活博物馆 2019-09-01 楼主

幸福的一家人,下次让雨先生也露个面啊
记住了

甜甜的甜甜 2019-09-01

谷子、雨先生、芽芽,只有我们仨
幸福的一家人,下次让雨先生也露个面啊

小宅宅 2019-08-31

9月2日开学。
小学啊,芽芽也是一名小学生了啊

萌石头生活博物馆 2019-08-30 楼主

准备返程了吗芽芽也快开学了吧😀
9月2日开学。

小宅宅 2019-08-30

准备返程了吗芽芽也快开学了吧😀

萌石头生活博物馆 2019-08-30 楼主

哈哈,在外面久 了,大人也想家更何况是孩子,这次是自己带孩子出去的吗
谷子、雨先生、芽芽,只有我们仨

甜甜的甜甜 2019-08-30

最后几天,旅行中的好奇心也累了,仨想念家的舒服自在了
哈哈,在外面久 了,大人也想家更何况是孩子,这次是自己带孩子出去的吗

萌石头生活博物馆 2019-08-30 楼主

在京都语言交流上有障碍吗?
英语交流

阿蒂米斯 2019-08-30

在京都语言交流上有障碍吗?

萌石头生活博物馆 2019-08-29 楼主

这次带孩子出去了多久了,有没有吵着累要回家啊
最后几天,旅行中的好奇心也累了,仨想念家的舒服自在了

猪屁鼓 2019-08-29

也想家了,想萌石头生活博物馆了
那就回家,😀

甜甜的甜甜 2019-08-29

这次带孩子出去了多久了,有没有吵着累要回家啊

bdhp-123456 2019-08-29

这里的环境真的很棒,走在绿林间有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杀手小悠 2019-08-28

过惯了忙碌的都市生活,感觉坐下来静静地眺望一会远方都是极好的

哆la不懂a梦 2019-08-28

文字里的京都,意味深长;眼睛里的京都,就是一场不醒的梦里时时有惊喜
看的我都想去游历一番了呢😊

普阿凤 2019-08-28

很有爱的母女两人

咖喱面包切两半 2019-08-28

芽芽动起来,动静不小
哈哈。。也是一个风一样的女子吗

1 2 下一页

本文作者
萌石头生活博物馆
这里陈列着谷子、雨先生和芽芽的家庭生活日记。
来自微信号:萌石头生活博物馆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

一兜糖微信公众号

装修家居生活社区

一兜糖手机客户端下载

扫描二维码下载

根据机型下载

Android版 iPhone版
加载中..
  加载中..  
返回顶部
一兜糖微信二维码

关注一兜糖微信

在线客服

客服QQ号:2138736030

您现在是游客身份哦,马上完善账号信息,收藏您的家居灵感!完成还可以获得糖豆奖励 ~

点击下载APP,收藏发图更方便
一兜糖手机APP
一兜糖APP下载

扫描二维码下载,把家装进手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