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兜糖 > 文章 > 调色教程|让照片看起来自然又舒服!那些我常用的VSCO滤镜
调色教程|让照片看起来自然又舒服!那些我常用的VSCO滤镜
微博:@ihanshiyang
**** (ID: hsyphoto)
距离上一次的手机调色教程,已经过去……过去一年多了(上次更新是2017年9月)。最近有小可爱在后台留言说,希望多出调色教程,所以本懒癌患者终于决定再出一篇手机调色教程,以对得起自己摄影博主的身份(并不。
我日常使用的设备是iPhone和富士X100s。这款富士的数码旁轴相机我是四五年前入的,现在好像已经停产了。因为使用习惯,而且它一直没出过什么问题,原片的色彩质感也非常好,我当然没想过要「升级」设备,不过平时拍照用的更多的当然还是手机。
今天我会集中来聊聊自己常用的几个VSCO滤镜,来提供一点调色灵感(其中有几个在之前就出过教程)。还是那句话——教程给出的滤镜数值并不是「万能」的,每次都需要根据照片本身的情况再进行不同参数的调整。而我的调色原则就是,让照片看起来自然、柔和、舒服,不追求过于夸张的色彩效果。
/ 多 图 预 警 /
▪️ A6 - Aesthetic ▪️
我之前单独出过一篇A6滤镜的调色教程,主题是「建筑色调」。A系列的滤镜都很有电影质感,A6偏黄调,色彩很自然,会使照片变得更加明亮,对比度加强,同时有轻微褪色。
除了建筑以外,这款滤镜还很适合静物,以及咖啡馆等设计简约的室内场景,很容易就可以调出北欧风的感觉。不过它不太适合色彩过于丰富和鲜艳的照片,会让画面变得特别厚重。
▲ Before & After
用A6调的其他建筑、空间类照片👇
▲ 阿那亚教堂,秦皇岛
▲ MoMA,纽约
▲ 华盛顿
▲ 松美术馆,北京
不难看出,A6在建筑/空间类图片方面表现出色、大大提升了照片质感,对以白色为主体的建筑/空间非常友好。或者将画面色彩控制在2-3个之内,且不要杂乱,怎么「性冷淡」怎么来。
▲ Before & After
A6真的很适合咖啡馆,降低了植物绿色的一些饱和度,却让画面整体的色调更加高级👇
▲ Concerto Bistro Cafe,广州
▲ Concerto Bistro Cafe,广州
▲ Prada荣宅,上海
▲ 植物园,上海
在静物方面的表现也可以给满分👇
▲ BENSHOP,广州
▲ BADMARKET,广州
▲ Antique Shop,新西兰
同时,A6也是我最常用、最喜欢的家居类照片滤镜,会增强空间的通透感👇
▪️ A8 - Analog ▪️
虽然同是A系列的滤镜,A8却是和A6完全不同的存在。这款滤镜偏冷调,同样适合拍摄静物、建筑,偶尔适用于人像。个人来说,我倒是很喜欢用它来拍食物……主要是西餐、面包甜品一类。
▲ Before & After
用A8调的其他食物照👇
▲ BENSHOP,广州
▲ 韩国料理,萨凡纳
▲ CUCINA,北京
▲ Concerto Bistro Cafe,广州
▲ BADMARKET,广州
因为A8偏冷调,同时增加了画面的柔和感,会让食物显得更加新鲜和高级。也有人可能喜欢饱和度较高的食物类图片,看起来更有食欲,仁者见仁吧。
▲ Before & After
A8也很适用于日常照、场景照、旅行照。虽然偏冷,但可以不用把滤镜拉满,然后调整下色温,也就不会过于冷调👇
▲ 清水寺,京都
▲ 奶茶店,北京
▲ H&M试衣间,北京
▲ 奶奶家,北京
▪️ AV8 - Agfa Vista 800 ▪️
AV8是今天分享的唯一一款付费滤镜,也是我近期宠幸最多的滤镜。它有着很浓郁的胶片色调,带有明显褪色,非常适合日常记录的照片,会呈现出很柔和的色彩,以及胶片所特有的那种旧旧的、温暖的时间感。
▲ Before & After
AV8广泛适用于各种生活类场景,我真的对它爱爱爱不完👇
▲ 萨凡纳
▲ Panera Bread,萨凡纳
我觉得这款滤镜偏暖,不过不是那种土土的暖黄色。添加滤镜后需要看看色温、色调是否合适,进行必要的调整。还可以适当增加「颗粒」的数值,模拟胶片的感觉。
▲ 鸭川边,京都
▲ 小白,北京
▲ Before & After
AV8很有那种我们常在网上看到的国外年轻摄影师记录青春、时光、生活、旅行等等快照的色调感觉,带着强烈的怀旧情绪。
▲ River Street,萨凡纳
▲ 阿那亚,秦皇岛
▲ 查尔斯顿
会让整个画面都温暖起来👇
▲ 北京
▲ 家里,北京
▪️ C1 - Chromatic ▪️
C1的滤镜教程以前也有出过,当时的主题是「日常照片」,因为它带有些粉调,会赋予照片很复古细腻的感觉。后来我去了京都,发现C1真的很适合当时旅行的各种场景照,尤其是有大面积红绿对比的时候,C1的表现力都特别好。
▲ Before & After
在京都旅行的时候,大多数场景照都用C1进行了微调,色彩更加突出和浓郁。
▲ 伏见稻荷大社,京都
▲ 文の助茶屋本店,京都
▲ 二三年坂,京都
▲ 平安神宫,京都
C1也赋予了照片明亮温暖的氛围👇
▲ Before & After
C1非常适合色彩浓烈的场景照,会体现出独特的视觉冲击力。但因为这个滤镜会增强对比度,损失掉一部分暗部细节,我通常不会拉满数值,需要根据照片情况再进行参数调整。
▲ 萨凡纳
▲ Leopold's Ice Cream,萨凡纳
▲ 萨凡纳
▲ 庆园,广州
▲ 萨凡纳
同样适合食物、静物照👇
▲ Season Fruit,广州
▲ 麺毅家,京都
▲ 京・ホルモン大社,京都
▲ 京都胡麻豆腐,京都
▪️ C5 - Chromatic ▪️
C5是一款偏橘色调的彩色滤镜,非常非常暖。我在使用的时候会根据照片情况再决定拉到哪个滤镜数值,然后进行色温、曝光度、对比度、HSL等参数调整。这款滤镜非常适合明亮的、自然光线下的环境/场景照片。
▲ Before & After
用C5调的其他旅行照片👇
▲ Downtown Street,萨凡纳
▲ Colonial Park Cemetery,萨凡纳
▲ 萨凡纳
▲ 阿灵顿国家公墓,华盛顿
虽然C5的色调非常柔和温暖,但由于偏色严重,所以当照片中有人脸出现时就需要特别注意,将滤镜数值慢慢拉到合适的程度,再适当调整曝光度、对比度、色温、以及饱和度。
▲ River Street,萨凡纳
▲ International Festival,萨凡纳
▲ 查尔斯顿
同样是用C5,结果被我调成了中性色调👇
▲ Before & After
所以说,滤镜并不是绝对的,有时候它对照片最终的呈现效果只是起一个辅助作用。相比纠结于选择哪个滤镜合适,不如先想想希望完成调整后的照片是怎样的色调风格——是暖还是冷?是褪色效果还是对比强烈?是明亮活泼的还是冷淡忧郁的?有了这样初步的「构想」,再去选择滤镜和参数就会容易很多了。再不行的话,就请耐心地一点点去试好啦!
▲ 花卷屋,京都
▲ 京都
▲ 京都
竟然对画面中的蓝色很友好👇
▲ 飞往京都途中
▲ 大阪
▲ 布鲁克林大桥,纽约
▪️ V8 - Valence ▪️
V系列滤镜具有鲜明的「低对比度」特性,每一个会有不同风格的偏色。V8是我最喜欢的一款,会让画面变得更加干净柔和。
▲ Before & After
V8适合静物、肖像、室内外场景等画面简约、光线明亮的照片。不适合色彩饱满且繁复的场景。
▲ BENSHOP,广州▲ 北京
▲ BENSHOP,广州
低饱和度的照片在视觉上看会更加舒服、自然。
▲ Before & After
▲ 新疆
▲ 萨凡纳
▲ 纽约
▲ 泰碧岛
🎈
自从加入VSCO X,我就可以享受官方发布的全部滤镜啦,但是选择实在太多……真的逼死选择困难症。其实并不是每个滤镜风格我都喜欢,或习惯性使用,即使花钱加入了会员,最常用的依旧是那几个早就用惯手的滤镜而已。
滤镜是调色的第一个重要步骤,但这并不能决定照片最终的样子。我之前就有过试了两个滤镜,再分别调整参数设置,结果成片效果几乎没差的经历。不同的审美情趣偏好也会影响到滤镜的选择,不用一味地想去达成什么样风格的色调。给照片调色的过程本来就应该是享受着、好玩的,所以多一点耐心!
微信号: LittleFragments(ID:hsyphoto)
简介: 二人一猫|喜欢每一个平凡的日子 🧣@ihanshiyang 📕@shiyang
用户评论(22)
Bailee 2019-02-06
糖厂房管部 2019-02-05
火星大脸怪 2019-01-30
肆人的微笑 2019-01-30
彧君十九 2019-01-30
Murray 2019-01-30
湿透了 2019-01-28
IV丶 2019-01-28
秦秦秦~ 2019-01-28
拾微zm 2019-01-28
Mistral 2019-01-27
芷铭 2019-01-27
如如酷酷的 2019-01-25
蓝蓝岚 2019-01-25
朴志晟 2019-01-25
宋叮叮 2019-01-25
韩诗扬 2019-01-25 楼主
半熟芝士熟没熟 2019-01-25
Mistral 2019-01-25
我爱土豆炖牛肉 2019-01-25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