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兜糖 > 文章 > 人人嫌的学区老破小,这次可能没买亏
人人嫌的学区老破小,这次可能没买亏
看多了小户型改造案例,我时常感叹现在的10后、20后孩子太不容易。
不光学习压力更大、竞争更激烈,连休息娱乐的空间都严重缩水。大城市住宅容积率越来越高,家长们只能尽量在螺蛳壳里给他们打造快乐童年。
在深圳这样的移民城市,学位缺口大的问题也尤其严峻,扩建总跟不上扩招速度,常规扩容手段带来的结果可想而知——但教室可不兴小户型啊!
那么“高密度学校”到底该怎么改建?
其实这两年在深圳已经有不少扩改建后的“新校园”投入使用,呈现了很棒的答卷:
红岭实验小学 张超
新沙小学 张超福强小学 朱雨蒙
坐标深圳的小伙伴,应该都对近年的校园改建潮有所耳闻吧?建筑师周红玫在2018年发起的“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至今已举办3季,涉及29所中小学和幼儿园,而以上三所皆来自第一季的“福田8+1”行动。
参与竞标被选上的学校大都处于市中心人口密集区,空间十分逼仄,面临棘手的改造难题。
幸运的是“新校园行动计划”汇集了众多优秀设计师和工作室,其中还不乏在国际上享有高知名度的大师。
那么经大师操刀的高密度校园到底有什么样的改变,一起来感受下吧~
01.
石厦小学:都市中的生态合院
王维仁建筑设计研究室,摄影张超和一些设计新潮大胆的新校园相比,石厦小学乍看蛮“保守”的。
鸟瞰校园你会觉得它如四合院般方正,其实它本就属于建筑团队的“都市合院”设计系列。
张超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三排教室和一个南北向连廊,将主建筑分成了4个大小不同的“院落”。
王维仁建筑设计研究室纵向空间上,2-4层分别安排低、中、高年级班级,每两个班一个群组,以长廊或短廊隔开。
整个建筑一共6层,地下2层分别是食堂、游泳馆、体育馆等公共空间,5-6层是教师办公、图书室、展览空间以及屋顶花园。
王维仁建筑设计研究室
与大树和草地一起成长
在高密度校园里安排绿化不难,难的是如何做到更接近自然。
所以建筑师在四个院落里分别安置了四棵大树:一棵种在平地(东北角),位于学生从操场返回教学楼的必经之路上。
石厦小学官方除此之外,半层大台阶上一棵(东南角),二层低年级教室平台上一棵(西北角),四层通向屋顶的台阶旁还有一棵(西南角)。
东南角的大树石厦小学官方
西北角的大树张超
西南角的大树张超
树荫能覆盖院落的大半,孩子们走出教室就能围着大树嬉戏,或坐在树下乘凉,抬头仰望没有钢筋水泥,只有阳光透过摇曳的树梢。
张超算上地下空间,教学楼共有6层,但有了这4棵大树缓缓向上延伸,你大概不会觉得自己身处高楼了。
王维仁建筑设计研究室沿着台阶来到屋顶草坡,这儿更像是孩子们的另一处跑道。
张超不同于传统屋顶平台,这里建筑师利用5、6层的高度差将田字形围合转化成S形迂回上升。
张超
通过缓坡散步至最高处后,又有一条小径缓缓下坡构成回路,在有限空间里增添了一些乐趣。
多元空间,校园里有小城市
我们小时候的学校,体育馆报告厅多散落在校园各处,尺寸不大,建筑外观和内部装饰风格比较童话。
而在高密度校园,公共空间过于分散肯定不现实,只能利用垂直区位特色将它们科学排布。
在石厦小学,餐厅、体育馆和泳池设置在地下层,图书馆、展览馆位于采光更好的高层。
体育馆、游泳馆石厦小学官方
我最喜欢是5层的图书展览室:
石厦小学官方连续的长型的空间,顶部天花板弯曲设计,落地窗+一侧的大小窗引入光线,将趣味性和高级审美平衡得非常好。
张超当你走出教室,步入这样的图书馆,也许会有短暂离开学校的错觉吧?
阳光倾泻而下照在温暖的木质台阶上,孩子更愿意席地而坐,交流、阅读和思考。
张超
于有限的校园空间体验更多元的城市生活,对儿童的成长是非常有意义的。
改造后的石厦小学仅整体抬高1m与外界区分,没有明显的大门和高高的围栏,仅增设一些花台座椅进行空间缓冲。
张超学校操场据说也会作为城市中的公共广场,和周边市民共享。
张超校园好像一个城市,同时又融入街区,成为了城市文化的重要部分。
02.
福强小学:激发好奇心的透明乐园
众建筑,摄影:朱雨蒙福强小学给我的第一眼印象就是童话感+科幻感,一看就是小学生会喜欢的样子。
它与石厦小学最大的不同就是“混合空间”,把很多公共场所分散安排在教室周围了:众建筑适应学校空间布局都跟迷宫探索似的,想想就很有趣!
现代感校园也要绿意盎然
地球配色的福强小学,除了遍布海洋蓝,自然也少不了随处可见的绿化。不似石厦小学4棵大树那般肃穆,这里的绿意更活泼一些。
朱雨蒙屋顶花园植被丰富多样,鼓励孩子围在一起观察甚至亲手体验栽培,有点小型植物园的意思。
朱雨蒙走廊栏杆外挂满了绿色藤蔓,中和了混凝土、金属的冷感,走出教室就满眼绿色。
朱雨蒙透过绿叶望向操场,我竟然有置身度假村的错觉?
朱雨蒙朝向校外的一侧几乎全是玻璃幕墙,也算是把城市绿化借了进来。
朱雨蒙
所有空间都鼓励互动
初步摸清学校的空间分布后,我猜测它很适合MBTI首字母为e的小朋友,或者说,即便你原本内向,在这儿也会不知不觉变开朗。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它实在太透明了!
悬挑的玻璃教室分别用于管弦乐与民乐排练,操场上的小朋友都能透过玻璃看到。
朱雨蒙教学楼窗洞远看很有科技感吧,其实设计成这样不光是为了好看。
朱雨蒙课间小朋友会很自然地钻进去群聚聊天,或安静地窝在这儿享受私人空间,此时的你也成了校园的立面一景。
朱雨蒙上下楼梯,穿越走廊,每时每刻,你都在和外界建立联系。
福田小学官方混合的室内空间就更有意思了,不同课程活动在空间层面上交错是什么体验?
当你在一楼图书馆看书累了,可以去窗边看看体育馆正在运动的小伙伴。
朱雨蒙在礼堂等待活动开场前,或许可以围观玻璃那头的篮球赛。
朱雨蒙据说福强小学本身就以体育、艺术教育为主要特色,所以这样的设计思路还是很值得同类学校借鉴参考的吧~
03.
这些“新校园”,我想每个都上一遍
这些年深圳让人心动的“新校园”层出不穷,最出圈的要数红岭实验小学,它的最大特点就是“架空”,操场悬空地面十几米,为其他活动区争取了不少空间。
操场上
操场下 张超
抬高了操场,下方自然塞进了晴雨球场、社团活动中心、甚至还有个半户外小泳池。
黄城强下沉庭院里还有超好玩的游乐设施:
黄城强主楼两个区域用廊桥链接,讲真没哪个孩子能忍住不每天跑上几个来回吧?
张超空中庭院遍布于每一层的走廊和台阶上,个人觉得真的很像未来都市,喜欢看科幻片的小朋友怕是会爱到不想回家。
吴嗣铭
梁荣另一所网红学校就是新沙小学啦,和红岭一样拥有架空操场,但画风更童趣。
张超最吸睛的是为低年级儿童设计的粉色山丘,孩子们跳上跳下触摸攀爬,让我这个成年人看了都十分上头。
张超我还很喜欢后面那座粉色小城堡,别说小朋友喜欢在里面上音体课了,老师下了课恐怕都不愿意出来吧。
张超走廊里还有很多用水管制作的娱乐设施,鼓励孩子们用身体去感知空间。
一十一工作室不难看出,这些设计都是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出发,以取悦孩子为根本目的的。
除了上述4个已投入使用的学校,还有不少令人期待的项目即将交付,比如明年即将完工的福田中学。
reMIXstudio
建筑师将操场逆时针扭转15°,一系列架空层将串联起一个空中活动圈,我想象了一下,大概会有点接近大学校园?
reMIXstudio
我还很期待第2季的笔架山中学,根据建筑团队的方案,U型教学建筑会将操场半包围,形成一个类似小巨蛋的空间。
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那还不得分分钟想在里面开演唱会!
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当然不仅限福田区,就在今年暑假,南山区参与“百校焕新行动”的首批学校也完成了改造。
不同于“新校园”计划,“百校焕新”聚焦的是存量更新,通过小微改造让已建成校园焕发新生。
跟你们分享下其中我最喜欢的海悦华庭花园幼儿园~户外空间方面,原本旧旧的风雨连廊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高低错落的平台。
百校焕新设计联盟下方依旧可避雨,但小朋友拥有了更靠近蓝天的跑道。
百校焕新设计联盟外立面做了渐变涟漪设计,不仅更美观,还给内侧走廊扩容,给孩子们创造了空中沙发。
百校焕新设计联盟半开放的隔间、可环绕的洗手台,卫生间改造得也相当暖心。
百校焕新设计联盟还有原本闲置的北边后院,也被精心设计成一个迷你热带林,奔跑嬉闹累了,抬头便是参天大树。
百校焕新设计联盟
孩子们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真的有在被好好对待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快乐,看来我以前的担心是多虑了~
而且让人欣慰的是,这些学校大多属于公立,并不是非富即贵才能享受到,等未来越来越多学校完成改造,家长们也会少点择校焦虑吧,你们觉得呢?
不敢保证未来的自己是否会为下一代教育焦头烂额,但至少此刻的我坚信,如果有的选,我会送孩子去一所设计有趣、有审美、有关怀的学校,让她在最应当享受快乐的年纪拥有最美好的群居记忆。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微信号: 菠萝斑马居住指南(ID:homeupgrade)
简介: 菠萝斑马床垫黑科技 @ 科技睡起来很舒服 +v: blbm04 欢迎骚扰
用户评论(1)
糖厂房管部 2022-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