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兜糖 > 文章 > 三年走访百余人,这部景德镇纪录片《手造中国》,带你探寻中国的工匠精神!

三年走访百余人,这部景德镇纪录片《手造中国》,带你探寻中国的工匠精神!

推荐人: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最后更新于 2018-09-17

标签: 其他




前几天象君推送了

一篇英国工艺的帖子

大家反馈希望

看到中国的工艺

这不象君今天就和大家聊聊

关于咱们中国的瓷器


5b9f08664bd93.jpg!b710


瓷,源于瓷土,融于水火

塑于人工,成于天意

瓷器是中国最耀眼的名片之一

“CHINA”既指中国又有瓷器之意

千百年来,瓷器安静有力地

传道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文化

以及如有天成的手工技艺


5b9f086692a9c.jpg!b710

5b9f08670270d.jpg!b710

5b9f086763136.jpg!b710


前段时间

一部“三无”国产纪录片

片子无背景,无资金,无技术

却拿下了豆瓣8.7的高分

 

5b9f0867bf3fa.jpg!b710

 

《手造中国》前后摄制历时三年

走访了景德镇百余位手工瓷工匠

一边儿讲述着瓷从瓷土成为瓷器的过程

 一边儿又介绍着景德镇那些

守着老手艺执着钻研的人的故事

从每一个手工瓷匠人身上

提炼出中国人身上流淌着的文化基因

通过手造瓷器展现着中国人精神世界!

 

5b9f0868813e5.jpg!b710

 


5b9f0868d1629.jpg!b710

手工瓷器成为千百年来中国的名片,得益于中国“水土宜陶”的先天条件。水土是一切的起点,她最寻常,又最难测。中国制瓷匠人自古对自然赋予的水土有着难以割舍的依恋,怀着对原材料的敬畏之心,制瓷匠人将水土幻化成精美雅致的杯杯盏盏。让一切回到原点,探寻高贵瓷器的朴素基因。

  

瓷土是制作瓷器的首要条件

景德镇瑶里的詹金福(老詹)

是为数不多的守碓(duì)人之一

 

5b9f086936045.jpg!b710

 

水碓是最能体现中国手工

瓷器工匠智慧的发明之一

利用水流的动力

带动石锤将瓷石锤打成粉末

用于制泥


5b9f0869b18c0.jpg!b710


老詹先要上山捡瓷石

然后冲洗掉瓷石表面的浮土

再把太大块的瓷石打碎

最后才放入水碓敲打


5b9f086b291eb.jpg!b710

5b9f086bb3b5b.jpg!b710

5b9f086c4c70e.jpg!b710


经过水碓长达10天的敲打后

小碎块成了细腻的泥土

  这些泥土还要倒入沉淀池

反复的淘洗,滤出杂质


5b9f086ccf012.jpg!b710


沉淀后的泥土,每隔一周

再仔细的踩上两个小时

是为了更好的感知泥中

存在的气泡和杂质

踩泥必须光着脚


5b9f086d601db.jpg!b710

5b9f086dbcb8f.jpg!b710


三周之后

老詹把踩好的泥压成砖型

这就是瓷不(dun)


5b9f086e2e416.jpg!b710


每一次瓷石变成瓷不

都是老詹一个月的辛苦劳作

三十多年来

老詹重复着这样的工作

 


5b9f086e7baea.jpg!b710

小到把杯,大到龙缸,精细如薄胎,各种器型都在瓷土的可塑性下变成了现实,这些造型各异的器物蕴含着中国人的文化内涵,传递着匠人们的体温。这些朴素的手艺人,在你周围或许数不胜数,亦或你未曾走进过他们的生活。《器度》一集,聚焦于制瓷工艺,主要介绍了瓷器的经典器型,拉胚利胚的工序和薄胎瓷雕等技法。


尚未成型的瓷不

有着千百种可能性

匠人通过双手的劳作

将瓷土变成了器物的雏形

 

拉胚是成器的第一步

24岁的万武(小万)

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小件拉坯匠人

  

5b9f086f10848.jpg!b710

 

一个好的拉胚匠人

至少需要十年以上的功底

小万从14岁起当学徒

身上有着年轻人少有的稳重和内敛


5b9f08726d7b5.jpg!b710

 

小万一天要拉几百个胚

每次拉胚需要集中注意力聚精会神

眼睛都不能乱瞟一眼

容不得半点马虎

 

5b9f0872c5f65.jpg!b710

5b9f08734a26c.jpg!b710


“学这个东西,最重要的是感兴趣。拉坯的时候,手要稳,能定型。”

 

5b9f0873e496b.jpg!b710


拉胚不仅需要耐心与定力

有时候也会成为一种体力活

一个大件瓷器的拉胚

可能需要四五名壮汉共同完成

 

5b9f08743c196.jpg!b7105b9f0875279c4.jpg!b710


几个人合作力使一处

共同去控制泥胎成型

手叠在一起传递力量 

就像武侠里运送真气一样

所有希望都寄托在

主控的这双手上

 

5b9f0875a1fb7.gif!ori


拉好的泥坯再经过自然风干

就可以开始下一道工序了


5b9f087adf307.jpg!b710

 

拉胚之后的下一道工序就是利胚

65岁的吴文斌(老吴)

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利胚高手

尤其擅长利薄胎

 

5b9f087b7e5e2.jpg!b7105b9f087bd487a.jpg!b710 

薄胎重点在薄

而这全在于双手对泥土的感觉

用不同的刀,修不同的厚度

当泥坯达到一定薄度

才真正考验技艺


5b9f087c6c63a.gif!ori

5b9f087de1674.jpg!b710

 

四十多年的经验

让老吴变得娴熟又从容

精准下刀去接触泥土

感受刀与泥土摩擦所产生的变化


5b9f087e405e6.jpg!b710

5b9f087eca340.gif!ori

  

利胚时,要做到心无杂念

掌控好每一次下刀的力度

尽量保证每一个泥胚

都能成为器物

只有这样才是对拉胚匠人

劳动成果的尊重


 

5b9f08814ca20.jpg!b710

瓷器仿佛天生就是画作的载体,但在瓷器上的画作又和纸上作画截然不同。瓷器的色彩如何体现出来,怎么去配制?经过多少次的配方?在制瓷72道工序中,画师是最具有创作性和艺术性的行业之一,第三集《画心》围绕画师们的情感世界展开讲述,一笔一画之下是他们对人生的理解,笔触触动的是人的情感。


泥坯经过利胚之后

就可以交给装饰匠人

进行下一步加工穿上华美的外衣

  

江姐,是一位釉下青花画师

她的工作是在尚未烧制的泥坯上

用苏麻离青绘制青花图案

 

5b9f0881a1230.jpg!b710


青花是中国瓷器

闻名于世的经典创作


5b9f0881e4bfd.jpg!b710

  

柔美的藤蔓

一点点延展

饱含水料的笔尖

游离在泥坯表面

那种自然的美感

被匠人带入青花绘制中

 

5b9f088242ff7.jpg!b7105b9f08829757c.jpg!b710

 

万物有灵,心静如水

游动的笔尖

画的是青花,画的是心境

 5b9f08832e6da.jpg!b710

5b9f08836ecf6.jpg!b710

 

除了青花这种

典型的釉下彩之外

第三集《画心》还

讲述了釉上彩的工艺


5b9f0883cf4fc.jpg!b710

5b9f08845aa51.jpg!b710

     

方丽打算制作一件

粉彩瓷器为母亲庆生


5b9f08849b31d.jpg!b710


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同的画面内容

不同的材料与画法

不同的步骤、图案

都需要不同工匠来完成


5b9f08850fd9e.jpg!b710

  

请擅长画植物的工匠来画植物

请擅长画山石的画匠来画山石

请擅长画走兽的画师来画动物


5b9f088570c79.jpg!b7105b9f0886035fd.gif!ori

5b9f088763698.gif!ori


在复杂的工序完成后

这件精美粉彩瓷器终于完成

方丽也如愿给母亲送上了

祝寿的礼物《百鹿尊》

 5b9f08892d803.gif!ori5b9f088cddcc1.jpg!b710

 

这边青花静美

那边昆虫灵动

赵婷夫妻正为釉上新彩

寻找新的思路

 

5b9f08905edca.jpg!b710

 

新彩是釉上装饰的另一门类

由于颜料属性不同

新彩更利于画师

发挥细致的工笔画法

 

5b9f0890b511b.jpg!b710

       

在手绘瓷器的创新上

赵婷夫妻不拘一格

他们最新的手绘昆虫题材

看似简单,却创意非凡


5b9f089113cc8.jpg!b710

5b9f08916a750.jpg!b710

5b9f0891c2b43.jpg!b710


让釉上新彩

焕发出新的活力

使得这项中国古老的技艺

沾染上了时尚的痕迹

 


5b9f08924c14e.jpg!b710

守艺,守的是什么?几代人,心无旁骛的守着一种技艺,重复而枯燥,所谓何求?在那些现代人难以忍受的乏味中,我们体味到了什么?我们在这些匠人身上,感受到了不求于外,以勤为本,和合相通的处事哲学。这份坚韧的持守,让中国瓷道在离乱的历史中绵延不绝。


黄国江(小黄)已经做了

十多年的雕刻瓷器

身边的朋友都改行了

只有他还执着于这门手艺

 

5b9f0892ddb04.jpg!b710

  

小黄出生的那个村子

曾以盛产雕刻瓷器而闻名

从小耳濡目染相较其他人

他对这门手艺多了一份回忆

 

5b9f08933a0f0.jpg!b710

5b9f0893be62c.gif!ori

  

“因为热爱才去做,越做越喜欢,有时候晚上做的,不想睡觉,停不下来。”

 

5b9f089502523.jpg!b710

5b9f0895646c4.gif!ori

 

近年因立体浮雕

这门手艺学徒时间长

雕刻的成本高,赚钱慢

就连以前教过他的师傅

都改行做鞋子去了

面对如此情形

小黄内心也有过动摇

但他最终还是选择

坚持雕刻这门手艺


5b9f089726fab.jpg!b710

5b9f08977f5f1.jpg!b710


 

5b9f0897e480d.jpg!b710

技艺在革新,时代在变迁,但是瓷器在经历烈火淬炼之后,带给人们惊心动魄的激越却从来没有改变。火是最后的升华,是匠人的心血与上苍的最后一道赌注。《薪火》讲述不同窑形的变化历程、烧窑的讲究,全方位介绍制瓷的最后一道工序。

  

瓷器好不好

往往就靠一把火

窑火,是上天赋予瓷器的

最后一道自然之力

因此,瓷器也被称为火的艺术

 

5b9f08987b8c9.gif!ori

 

柴窑烧制过程中

掌握火候的人称为把桩师傅

今年75岁的胡家旺

被认为是景德镇

最后一位柴窑把桩师傅

 

5b9f089a4886b.jpg!b710


从泥土变成瓷器

要经历几十道工序

每一道工序都融入了匠人的心血

因此到了把桩师傅这里

责任变得尤为重大

一个窑能放多少个匣钵

匣钵放什么样的泥坯

不同的泥坯放在什么窑位

全凭把桩师傅的经验


5b9f089a9bc59.jpg!b710

5b9f089b2e154.jpg!b710


从柴窑点火到熄火

的两天时间里

胡师傅必须

日夜把守在窑炉前

时刻关注窑火的缓急


5b9f089bbf64b.jpg!b710

5b9f089c2e694.jpg!b710

 

时代变迁直至今天

有一种瓷依然烧制难度极高

郎红,明如镜

温如玉,赤如血

釉色浓重艳丽

对温度和烧造气氛要求苛刻

成品率极低

“要想穷,烧郎红”代表了

烧纸郎窑红的难度

 

5b9f089cc082a.jpg!b710

 

吕师傅正是郎窑世家当代传人

祖上不知付出了多少代价

钻研出开窑门借风的烧窑技巧

是郎窑世家绝不外传的秘密

并且到现在这种技巧

已经被吕师傅

成功应用到了气窑烧制上

  

5b9f089d12a00.jpg!b710

5b9f089d62322.jpg!b710


然而面对自己孩子已经

不再从事瓷器行业的事实

一向关起门来做事的秘方守卫者

将几代人研究的秘诀

在开窑前讲给了

新参加工作的两个大学生学徒

 

5b9f089dbb6b0.jpg!b710

5b9f089e4e4d0.jpg!b710

5b9f089eceb79.gif!ori

 

祖上多年积累的经验

慷慨传授给了外人

在吕师傅看来

无论传内传外

经验与技艺都必将流传下去

传出去的是技艺

留下来的是瓷魂

 

5b9f08a493871.jpg!b710

5b9f08a51e176.jpg!b710

 

合格的瓷器

必须是百里挑一

若是没有被选中

都要被砸碎深埋不能被流出

砸瓷,是七百多年前

古代御窑厂留下来的规矩

 

5b9f08a5abf35.jpg!b710


如今古时的御窑厂已经不复存在

但百里挑一的御窑规矩

还是在追求完美的传统中

被保留了下来


5b9f08a68930f.gif!ori

5b9f08a8d1372.jpg!b710

 

“这个时代太快了啊,我们倾尽所有心血,也只是想证明这个世上还是存在着有生命的艺术品。” 

 


5b9f08a96b720.jpg!b710

最令人感动的,就是这些站在瓷器背后的人们。手,触碰瓷土的那一刻,手艺人就这样投入了一生。

 

5b9f08a9f3761.jpg!b710

  

我们无从预测这些手艺人,会在未来的历史上留下怎样的印记。但是我们知道,世世代代的中国匠人在瓷器上生活又在生活里创造,他们脆弱又刚硬,细腻又粗犷、封闭又开放,讲述着这片厚土永续不绝的生命力。

 

5b9f08aa54305.jpg!b710

 

“前面见古人,后面望来者,我是后来者,还有后来人。”历史的车轮从未停止,古老的手艺代代传承,时间让人愈发苍老,却让技艺炉火纯青。

 

5b9f08ab024d6.jpg!b710

  

说再多,不如去看看。那些匠人们不仅仅是用手的温度在温暖着整个中国,更是用心锻造着中国。



- END -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微信号: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ID:iamdesign)

介: 分享设计干货,每天早上6:30为你准时送上一份设计早餐。

用户评论(5

胡先煦(腹肌版 2018-09-17

但百里挑一的御窑规矩,虽然可惜,但是这种传统表现出对瓷器的严格要求

雨情$ 2018-09-17

吕师傅很伟大,把这些技艺传授给学徒,让着门手艺可以得以延续

迪士尼 2018-09-17

向这些匠人致敬,非常的了不起

Ann.桉 2018-09-17

想要做出瓷器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和这么多工序,着实不容易啊

怖早杞 2018-09-17

这部电影有时间要鉴赏一下
本文作者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分享设计干货,每天早上6:30为你准时送上一份设计早餐。
来自微信号: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

一兜糖微信公众号

装修家居生活社区

一兜糖手机客户端下载

扫描二维码下载

根据机型下载

Android版 iPhone版
加载中..
  加载中..  
返回顶部
一兜糖微信二维码

关注一兜糖微信

在线客服

客服QQ号:2138736030

您现在是游客身份哦,马上完善账号信息,收藏您的家居灵感!完成还可以获得糖豆奖励 ~

点击下载APP,收藏发图更方便
一兜糖手机APP
一兜糖APP下载

扫描二维码下载,把家装进手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