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兜糖 > 文章 > 自动上下水,还带集尘,花6000元买追觅S10 Pro真能解放双手吗?

自动上下水,还带集尘,花6000元买追觅S10 Pro真能解放双手吗?

推荐人:是小泽鸭o0 最后更新于 2022-05-27

大前年你们说扫地机器人可以主动避障了,我买了;前年你们说扫地机器人可以自动清洁尘盒了,好吧我又买了;去年你们说扫地机器人可以自动洗拖布了,好吧我咬咬牙又买了,可最要命的是买之前你们也没说这buff不是叠加的,而是替换的,合着一加一减,功能等于没增加啊!

这两年大家都说扫地机器人行业内卷严重,对于这个说法我一直不赞同,什么是内卷啊?我有的功能你没有,产品比你做的好,卖的还比你便宜,这叫内卷。反观现在,一款新功能的增加,势必会阉割一部分已经成熟的老功能,就连主动避障这种前几年已经是中高端型号上标配的技术现在都时不时成为附加项,价格嘛,则是水涨船高,直逼大件家电。最忍不了的是,大几千的新机器买来一年就过时,这能叫内卷?
其实我跟你们一样,都在等待一款打破行业潜规则的产品出现,这不前不久追觅发布了旗下全新的S10系列,号称是一款真正全能的扫地机器人,或许真的能够成为潜规则终结者。前不久小泽就收到了这款全新的S10 Pro,今天我们就来体验一下它到底有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



主机与基站有哪些升级?
刚见到追觅S10 Pro的那一下,真把我吓了一大跳,我滴龟龟,这么高!足足有半米多,已经超过了我的膝盖,仔细看了下结构才知道追觅是把水箱和集尘袋上下叠放在一起,并非像其他品牌那样左右排列,因此基站整体高挑修长,在占地面积上就比较有优势了。

S10 Pro的外观还是一如既往的追觅风,基站的造型是经典的椭圆形的桶状设计,跟去年的L10 Plus有些类似,纯白+金色相间的机身外观看起来十分清爽干净,整体造型的设计感不如石头那么激进,但却更容易融入家居环境。

掀开上盖,基站内部为常见的污水箱和净水箱的配置,容量都为2.5L。使用的时候,只要在清水箱里装满清水扫地机人就会在清扫时自己回来清洗拖布,避免用两块脏拖布拖遍全屋,污水则回收进污水箱里,需要定期倒掉。

这样的设计虽然能增强拖地效果,但却需要定期给水箱中补水,一般情况下100平米的房屋拖3次左右就需要加水,污水箱里的污水也需要及时倒掉,如果忘了倒,再赶上出趟差回家,那酸爽,一定谁用谁知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次的追觅S10 Pro也配备了自动上下水功能,后期花699元选配上下水组件之后,基站就能自动加入清水,并把脏水排入下水道里,一定程度上减少人为干预,不过由于我手中这台是工程样机的原因,目前还无法为大家展示自动上下水功能,等后续更新之后,我也会第一时间更大家做分享。

为了实现自动补充清洁液,这次的清洁液外包装设计成了一个薄薄的卡片,只要将其卡在水箱之间的卡槽中,就能在清扫时自动加入,更换周期为三个月左右。

下方的金色盖板是磁吸式设计,内置一个30L的集尘袋,扫地机器人在清扫完成后,基站会自动回收尘盒中的垃圾,尘袋装满后60天抛弃一次,这样就能避免手动清理尘盒带来的二次污染。


基站底部则是配备了像搓衣板一样的清洁盘,清洗拖布时出水孔会快速喷水浸湿拖布,再利用清洗盘上的凸起颗粒强力揉搓,模拟人手反复搓洗的动作,快速清洁拖布上的污渍。

热风烘干功能基站也有所配备,避免拖布在梅雨季节发馊发臭,这项功能我觉得在这一类型的扫地机器人上还是非常有必要配备的。

追觅的扫地机器人外观设计已经非常成熟,因此跟前几代的扫地机相比风格差异不大,但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扫地机市场,还是有着挺高的辨识度。主体依然是简洁的白色,顶部的LDS激光导航模块则使用了跟基站相呼应的金色。


由于垃圾最终会回收到集尘袋中,所以尘盒就不需要做的太大,为了让尘盒中的垃圾回收的更干净,这次的尘盒也沿用了上一代两端开口的设计,自动集尘时一边吸一边吹,尽可能的减少残留。

集尘口的位置则做了完全不同的设计,由机身底部移动到了侧后方,为了避免垃圾漏出,追觅也是给这里添加了一个硅胶防尘塞。

主机正后方的小孔值得注意,这次S10 Pro的机身中也内置了一个水箱,拖地时能够持续湿润拖布,增加清洁效果,这个小孔就是主机的进水孔,每次主机回到基站基站就会自动为其补水。

两片圆形的旋转拖布在之前的W10和W10 Pro上都发挥出色,因此在S10 Pro上也进行了保留,清扫时拖布以180转/分钟的频率旋转,模拟人手反复擦拭地面,再加上机身有一定的自重下压拖布,在清理顽固污渍时的效果跟以前那种挂载拖布的扫地机器人相比有着质的飞跃。

拖布并不算特别厚实,表面有细密的纤维,手感比较的柔软。

滚刷胶条和毛刷相间的复合型设计,并且使用了防缠绕的V型纹理。


避障效果怎么样?
扫地机器人的避障功能是我觉得最影响使用体验的功能没有之一,主动避障更是智障和智能的分水岭,也是我现在选择扫地机器人唯一不能妥协的功能。
追觅S10 Pro这次使用的是3D结构光线阵激光+AI视觉摄像头的方案,跟W10 Pro的3D ToF面阵激光+AI视觉摄像头方案还是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从红外夜视效果下也能看出W10 Pro的激光探测区域为面状,识别范围更广,而S10 Pro则为线状,跟之前L10 Plus的激光形态类似。

单纯对比谁好谁坏没有意义,还是来看看S10 Pro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在面对错综复杂的桌椅腿时,S10 Pro在大部分情况下都能敏锐感知躲避,并灵活的在其中进行穿越,虽然偶有机身摩擦触碰,但如果不是刻意去挑刺的话几乎很难察觉。

五六年的市场磨练已经让追觅的算法非常成熟。在实际体验中我发现S10 Pro对于漏扫现象控制的也很好。比如我家这个内三角的桌腿,我以为S10 Pro在扫完左边之后会忘记扫右边,没想到它兜了一圈回来后,又把右边也补扫了,表现的还是挺聪明的。

这次的AI视觉摄像头能够识别上百种障碍物的形象,还能在地图上用图标进行标注,我试了家里地面上常见的数据线、体脂秤、袜子以及宠物,S10
Pro都能够准确识别并且调转方向,从扫地机与障碍物的距离上来看,S10 Pro的避障功能相对还是比较保守。

另外我发现S10 Pro的避障系统是存在视觉盲区的,转向的时候机身侧后方有一定概率会触碰到障碍物,这点就没有之前的W10 Pro表现的那么惊艳,不过对于实际清扫体验来说微乎其微,毕竟只是轻轻蹭一下,不会把障碍物推到,所以我觉得倒也完全可以接受。


清洁效果如何?
尽管一款优秀的扫地机器人最终还是体现在清洁效果完不完美,S10 Pro的清洁能力则是所有功能中我最不担心的,因为追觅他们家产品的吸力一直以来就是扫地机器人界的天花板,这次的S10 Pro更是配备了5300Pa的大吸力,在我给他设置的清扫测试中,表现稳定,符合预期。

沿边清扫的过程中,机身与墙壁的距离控制的恰到好处,边刷也能够很好的实现聚拢效果,实际清扫下来,几乎察觉不到单边刷和双边刷之间存在什么差距。

相对于扫,我更在意S10 Pro的拖地功能,在机身自重的压力下,两篇圆形拖布能够紧紧压住地面,并且以180转/分钟的频率摩擦地面,这种物理摩擦的形式其实更加接近用拖把或者手动擦地的效果,实际的清洁力在之前的W10系列上就有所体现,在清洁一些顽固的污渍时的确比较给力。

弓字型的清扫路线让每一条路径都能相互重叠,面对较为顽固的污渍时,一遍没拖干净,紧接着再来一遍,每两天一次全局扫拖之后,家里的地板踩上去始终都是干干净净的。

这次的S10 Pro在机身内置了水箱之后,拖过的地面明显更加湿润,而且因为有内置水箱源源不断的湿润拖布,不同区域的地面湿度也要比以前更加均匀,不会出现这里特别湿,那里有特别干的情况。

关于地面残留水渍的问题我也特意留意了一下,可能因为我家是木地板的缘故,地板干透后,几乎看不到任何水印,不知道在瓷砖上的表现是不是也能做到同样如此。


拖布自动抬升还需完善
拖布自动抬升可能是家里有地毯的用户呼之欲出的一个功能,这次也在追觅S10 Pro上得到了首次运用,当扫地机器人行进到地摊上,拖布会自动抬升7mm,这样就既能清扫地毯,又能避免湿哒哒的拖布把地毯打湿。

实际体验下来,我觉得在我家这种短绒地毯上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扫地机器人经过后,地毯完全是干的。

不过在清扫地毯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两个小问题,当机身有一半压在地毯上的时候,拖布依然是默认拖地的状态,这应该是由于前方的地毯传感器未识别到地毯所导致的。

其次就是在离开地毯之后,拖布始终有一段时间的延迟,在驶出地毯距离四五十公分后才会缓缓落下进行清理,个人觉得时间的把控上过于保守了一些,希望后期可以通过算法的优化解决延迟现象。


全能基站都有哪些亮点?
清洗拖布和烘干
扫地机器人近两年的升级主要集中在多功能基站上,追觅这个基站主打6+1全能,具备自动洗拖布 、自动集尘、热风烘干、主机自动补水、自动加清洁液、自动除菌、自动上下水等功能,目前横向对比下来的确已经是行业天花板,各种功能都堆满了。
自动清洗拖布这项功能除了解放双手之外,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它彻底解决了以以往一块拖布拖全屋,地面越拖越脏的问题。清扫过程中S10 Pro会每隔一段时间会回到基站中自清洁,配合这次的自动添加清洁液功能还能进一步做到抑制细菌。

另外如果不希望频繁往水箱中加水,也可以根据地面的脏污程度,在APP中对清洗频率进行调整,一般每拖20㎡清洗一次就完全够用。

实际的清洗效果也很不错,通过“搓衣板”上的颗粒反复摩擦,拖布上的污渍几乎都被洗干净了,而且我觉得这次的清洁液也产生了效果,在拖完厨房地板上的酱汁之后,拖布也没有被染色,洗的很干净。

在自动清洗三次之后我特意查看了一下净水箱和污水箱,可以看到净水箱的耗水还是比较多,不过也足以撑到第四次清洗,污水情况还好,如果是炎热的夏季还是要及时倒掉,以免滋生细菌。当然我也希望官方能够尽快上线自动上下水功能,这样就能在添加净水和处理污水方面,彻底摆脱人为干预了。

至于大家比较关心的基站积水的情况,我也是在自动清洁五次之后特意拍了一下,可以看到基站底部有一些水渍,但属于用纸巾一沾就能擦干净的程度,总的来说问题不大,之后也会随着烘干功能一起被烘干,不会出现大家担心的发馊发臭的问题。上方的清洗盘也是可以拆卸下来的,定期清洗一下还是很有必要。

S10 Pro的烘干属于慢烘干,暖风温度在45℃左右,缺点是烘干时间较久,需要两小时左右,优点就是噪音比较小,我测量了一下,排除室内环境噪音的情况下应该在30dB左右,不仔细听几乎听不到,对生活几乎没有影响,因此我觉得烘干时间其实也算不上是什么问题。

自动回收垃圾
自动集尘功能在之前的L10 Plus上就已经做的非常出色,追觅S10 Pro的尘盒有两个开口,使用的依然是一洗一吹的集尘方式,实测试中我发现大一点的颗粒物,比如瓜子壳会有一定概率卡在集尘口的小盖板上,大部分的毛发、灰尘以及颗粒物还是被清理的很干净。

HEPA滤芯的清洁情况就比较让人满意了 ,粘在上面的毛发都消失不见了,仅仅是留下一些轻微的浮尘。

集尘过程中的噪音依然不小,不过追觅这几年也在一直优化风道的设计,让集尘的效率大大提高,整个集尘时间大约在5秒以内,平时我更多的是让扫地机在我出门上班后自动清扫,周末则让它乖乖休息,所以噪音问题对于我来说几乎感知不到。

集尘袋的抛弃时间依然是每60天左右一次,然后就是大家讨论的比较多的会不会发臭的问题,其实我觉得完全不用担心,一方面集尘袋里的垃圾一般都是灰尘、毛发这样的干垃圾,在不集尘的时候风道是封闭的,拉出来之后也会自动封口,整个过程中几乎不存在二次污染的情况。


APP上手简单吗?
我一直是追觅的老用户,对联机配网这事也算是相当的门儿清,最让人觉得省事的莫过于他能加入米家智能家居,不用为此在多下一个APP,这对手机内存焦虑的我来说是相当友好了。APP界面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动,只针对一些新型号的机器增加了新的功能。

这次S10 AI视觉摄像头就像为扫地机装上了一双眼镜,不仅能灵活的躲避开障碍物,还能识别出障碍物的类型在地图上标注,方便在每次回顾清扫历史时,及时对障碍物进行清理,我看了一下,对于鞋子,数据线,家具这些障碍物的标注还是非常准确的。

另外,除了上方的自动控制清洗频率,APP提供的自主化设置其实有不少,像是扫拖类型,烘干时长、集尘频率都可以根据家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定制。我始终觉得一款智能的APP,它的使用频率一定是非常低的,只要完成成一次设置,之后使用就几乎不在会打开,才是智能化的真正体现。


S10与S10 Pro怎么选?
最后来聊聊大家比较关心的如何选的问题,因为这次的S10系列除了今天体验的S10 Pro还有一款S10,价格上两者相差1200元。从配置表上可以看到,这次的两款机器除了外观的配色上有所不同,S10 pro上的功能S10几乎都有配备,配置方面唯一有所区别在于S10 Pro的电池容量升级到6400mAh,并且支持快充功能,在续航方面更有优势,另外S10 Pro还多了十份配件礼盒,耗材的使用周期长达5年,如果是大户型家庭或者入手之后打算长期使用的话,入手S10 Pro会更加合适。

以上就是此次关于S10 Pro的全部体验内容了,希望能够对打算入手S10系列的小伙伴提供一些帮助,之后关于这台机器的疑问大家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看到后会第一时间回复大家的,那么我们下次再见啦!

用户评论(2

kinberly 2022-05-27

本身在石头g10和追觅S10之间纠结,看完果断选择追觅

糖厂房管部 2022-05-27

一兜糖欢迎您来发帖~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

一兜糖微信公众号

装修家居生活社区

一兜糖手机客户端下载

扫描二维码下载

根据机型下载

Android版 iPhone版
加载中..
  加载中..  
返回顶部
一兜糖微信二维码

关注一兜糖微信

在线客服

客服QQ号:2138736030

您现在是游客身份哦,马上完善账号信息,收藏您的家居灵感!完成还可以获得糖豆奖励 ~

点击下载APP,收藏发图更方便
一兜糖手机APP
一兜糖APP下载

扫描二维码下载,把家装进手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