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兜糖 > 文章 > 中国人不相信中餐日作

中国人不相信中餐日作

推荐人:极物 最后更新于 2022-03-16

极物君语:

中餐日作,远看是群英荟萃,近看萝卜开会。


近日,某一线城市的“中餐日作”出品让极物君涨了好大的见识。


人均2000的价格,冰裂纹白瓷碟里娇娇俏俏地卧着两瓣皮蛋,伸筷子夹起,一口皮蛋就要几十块。


远看是凉拌皮蛋,凑近看去,大白鸭振翅上天,要充个凤凰仙。


只听尝过的客人们窃窃私语,是什么“中餐日作”,又是什么“氛围美好”,“精致感的事情,能只看两瓣皮蛋吗?”

62316670d6f41.png!b710

在动筷子之前,先招呼闪光灯用餐,这大约是这类店的时尚。吃得好,反而要排到稍次的位置去,弄出这类噱头的人要辩:“这是正统的中餐美学,不过是稍微有日本的影子罢了。”


引得网友们哄堂大笑:中国人的饭桌,岂止精致?

62316671aa286.png!b710

图片|风一样的婶子  




623166724145d.png!b710



中国人都知道顺应天时的重要性。春日里,有笋听雷而出,临安人扛着锄头,在土壤拱起的地方挖下去,挖出一口最爽嫩的鲜。那是春天的呼吸,是春天的喜气。经历过一冬的休眠,在土壤里重生的竹笋汁水饱满,有雪梨清冽的香气。江南地区的人,总爱切两块鲜肉,用豆皮打个结,小火慢笃,让时间的鲜气在唇间绽放。


不能迟呀,再迟,笋便要成竹。


把握住时节的脉搏,是中国人在餐桌上的智慧。

623166732f118.png!b710

62316673dfcaa.png!b710

图片1|请叫我兔子酱吧 图片2|芥末MUstard  


同样聪慧的,还有云南人。初夏,是云南菌子开舞会的时节。菌子们在山间张开蓬蓬的伞,或黄或白,煞是可爱。最好的菌子,是不下山的。即使在快递里被密封着,搭乘飞机去到了大江南北,它的味道始终不如在原产地。一离开了土壤,菌子的美味就开始倒计时。


山民们总是匆匆跑回自己的家,只用一点点油煎出菌菇的香气,轻软,嫩滑,仿佛大地幻化成一个少女,和你的味蕾谈情。

623166749ae87.png!b710

图片|悠游云南  


入了秋,鸡头米就是苏州人餐桌上的顶流。三百多天的等待,只为了五十多日的品尝期,老饕们却还是大呼值得。浑似珍珠的鸡头米白嫩甜糯,叫食客心动不已。从桂花鸡头米糖水到鸡头米奶酪,懂吃的人不仅在外表上下功夫,还致力于开发食物极致的美味。

62316675afdd4.png!b710

图片|萧寒  


食不厌精,是江浙人粗砍细切,颗粒分明的狮子头,也是大湾区那一只冒着芝麻小泡的红皮乳猪。香醇的脂肪拥抱白糖,咔嚓咔嚓,唇舌和脆皮的交响是食客无声的称赞。吃净了猪皮猪肉,剩下的乳猪头再用盐卤一晚上,和白米同滚,爆开的粥花给乳猪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

62316676c28ce.png!b710

6231667789ab5.png!b710

图片1|寻味非遗 图片2|jen饺子  


和数千元一块鱼腩的高级日式料理相比,极致中餐从不以价高作为噱头。食不厌精,是对时节的了解,脍不厌细,是中国的厨师们用一双巧手,让寻常的食材也出得厨房,上得厅堂。


让每一种食物都有独特的美味,才是中餐的灵魂。

62316678320cf.jpg!b710




623166789455f.png!b710


 

十年煮饭,三年握刀。日本的匠人精神举世闻名,日料的贵,贵在匠人的技艺和钻研。


如果把这种匠人精神学个十足,价格贵些,也无可厚非。只是在一些“中餐日作”的店里,飘洋过海来的,不是匠人精神,是繁多而生硬的规矩——套顶高帽就扮起大师。


“这些店就这样,规矩很大。迟到了一两分钟,大厨师甚至就要拂袖而去。”食客温吞地陪着小心,乍一眼望去,分不清到底是来做客,还是来认认真真地接受厨师的教育。

623166791e4ec.png!b710

图片|图虫创意 


这样的话,有人说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都是自愿的事情,旁人管不着。但这花钱买罪受的事情硬安在咱们中餐头上,谁听了不得疯狂摇头?


在中国的饮宴中,最讲究宾主尽欢。厨师脾气太大,也不会越过食客去。连向来豪气硬朗的东北人,都会贴心地在饭桌上整几道女士菜,糖汁粘牙的拔丝地瓜,松软的雪绵豆沙,把小孩子和女孩子哄好了,这桌宴席才算吃美了。

62316679b9a23.png!b710


“鸡不献头,鱼不献脊”。


这是中国宴会的规矩。鸡头少肉,鱼脊多刺,这样的部位在饭桌上是从来不会对着来客的。


连谋术多于美食的鸿门宴,项羽都要让樊哙把那生猪腿切割完了再来动手。


“吃好了您咧——”这是北京老板对食客的亲切问候。


“面啊,得等到了侬才现下,宽汤少葱,格灵。”江浙的厨师总记得,人来了才煮面,这样食客吃到的就是最好的面食,最新鲜的浇头。不同人有不同的偏好,尊重顾客的偏好是厨师的铁律。

6231667a7e1d5.png!b710

图片|小羊美宿旅行酱 


饭桌上的规矩,都是人的规矩。


中餐的规矩,是人们更好享受宴会的帮手,而不是拘束。


一餐饭,也体现出中国人的细心和热情。

6231667b3225e.png!b710

图片|叮叮笑笑生 


 


6231667ba84ae.png!b710


 

真正的中餐,是可以觥筹交错,热闹非凡的。


中国人对温热食物的爱好,简直是刻在基因里。


“自火锅以至葱花,没有一件东西不是带着喜气”。文学圈著名的美食家老舍先生就为北京的涮火锅摇旗呐喊,他的笔下,知识分子爱吃火锅,卖力气的车夫,也爱围成一桌吃羊肉火锅,冬天里扫完了雪,老爷还要拍拍祥子的肩膀,约他一同吃锅子去。

6231667c0fad7.jpg!b710

图片|一块巴斯克 


锅里有热气,肚里有油水,生命的意义才丰富起来。


连大观园的一众娇滴滴的千金小姐,在聚会的时候也喜欢拿刀割鹿肉来烧着吃。一群脂粉香娃围着火炉,吃吃喝喝,说说笑笑。


“是真名士自风流”。吃得最多鹿肉的史湘云,也在后来的斗诗中力压宝钗黛玉,当了个锦心绣口的魁首。

6231667c763f8.png!b710

图片|马甲线君 


不必是什么五星级的酒店,也不必是什么米其林榜单必吃之选。


一个广东人,可能还要趿着拖鞋,就拉着你到那家被他视作“私人饭堂”的大排档。当那碟镬气十足,油润生光的看家菜——干炒牛河上了桌,就相当告诉你,这是把你当熟人了。

6231667d27735.png!b710

6231667dbcbc8.png!b710

图片1|黄妈妈的厨房  图片2|吴小厨的碎碎生活笔记  


酒瓶相碰,筷子起落,人间热烈。


远看是“法式糖浆风情软炸香猪排”,近看是锅包肉;叫得响当当的“意式番茄鸡蛋浓汤浇通心粉”,原来是鸡蛋打卤面。精致如玻璃糖壳的包装容易迷惑人眼,再加上一点堪比刘谦的上菜手法,那就更加让人看不清中餐的真相了。

6231667e71960.png!b710

图片|丁一dy  


如果中餐有脉搏,那最明显的跳动便该是人间烟火。


在餐桌上,我们总会看见这个季节最鲜活的滋味,会被老板记得用餐的小细节。


中国人,对饮食如对生活。


尊重时岁,尊重每一个人。


这才是热腾腾的中餐。

6231667ef1587.png!b710

图片|图虫创意 



文字为极物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极物

微信号: 极物(ID:ijiwulife)

介: 美好生活好物指南,分享让生活变得更美的一切物品。

用户评论(1

糖厂房管部 2022-03-16

一兜糖欢迎您来发帖~
本文作者
极物
美好生活好物指南,分享让生活变得更美的一切物品。
来自微信号:极物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

一兜糖微信公众号

装修家居生活社区

一兜糖手机客户端下载

扫描二维码下载

根据机型下载

Android版 iPhone版
加载中..
  加载中..  
返回顶部
一兜糖微信二维码

关注一兜糖微信

在线客服

客服QQ号:2138736030

您现在是游客身份哦,马上完善账号信息,收藏您的家居灵感!完成还可以获得糖豆奖励 ~

点击下载APP,收藏发图更方便
一兜糖手机APP
一兜糖APP下载

扫描二维码下载,把家装进手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