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兜糖 > 文章 > 如何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

如何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

推荐人:早晚家常菜 最后更新于 2021-10-03

615a8cd401c1a.gif!ori

导语

作为一名老师你要有自己的授课方式,但是其中的教学方法大都是一样的,所以要做一名好老师的话你就会教学方法。


好教师的教学方法



 1、贯彻面向全体原则,既不能以全班学力最低的学生为准,人为地降低教学难度、放慢教学进度,也不能以“学科尖子生”为准,更不能用同一标准要求全体学生。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做到既能关注全体、又能兼顾个体,才是对面向全体原则的最好诠释。


2、必须拥有一种特殊的能力,那就是在课堂上的“快速指导”能力。这里提供一个高效课堂公式:

高效课堂=精练的讲授+恰当的练习+有效的指导

学生在课堂上遇到学习困难得到及时的帮助,这就是最好的“德育”。


3、我们得共同重温自然美的第一原则,那就是“简单的才是美丽的”。一节好课、一节高效的课、一节给人以美的享受的课,一定是一节简约的课。可以说,判断一位教师教学前途的大小,可以用一个字来衡量,那就是“简”。如果一节课需要教师讲的内容越来越少,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说的话越来越少,需要教师“教”的学生越来越少,那么这样的课就是简约的课,就是好课,这样的教师离“教学能手”就只有一步之遥了。如果一位教师的教学不是越来越简单而是越来越复杂,那这位教师离变成“庸师”就不会太远了。贯彻简约课堂原则,应注意简约不等于简单,那种上课“随便讲几句”,放任学生漫无目的地“自由学习”的课堂是低效的课堂,这样的教师是不负责任的、不合格的教师。


4、如果中小学课堂能够从“目中无人”的地方转变为“有情有智”的场所,那么中小学生厌学现象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好转。


5、贯彻直观教学原则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是实物直观。

实物直观是通过实物进行教学,直接将对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学习日常生活中比较生疏的内容时,实物直观能真实有效地为学生提供理解、掌握新知所必需的感性经验。另外,到实地参观也是实物直观的最好途径之一。


二是影像直观。

影像直观是运用各种手段,包括图片(包括教材插图与课堂板画)、图表、模型、幻灯、录音、录像、电影、电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进行辅助教学。影像直观相对于实物直观更具有不受实际条件限制的特点,从而弥补实物直观的缺陷。


三是语言直观。

语言直观是教师运用自己的语言、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描述,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直观的教学效果。语言直观的运用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素养。


四是知识直观。

新知识如果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已有知识与经验的延伸、拓展、联想、迁移得来的,这样的知识形成过程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如果过多过滥地使用直观教学手段解决简单问题,那就相当于降低了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而且会把简单的教学过程复杂化,从而违反了上述的“简约课堂原则”。

6、在世界教育史上,最早提出启发性教学的是我国的孔子。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可理解为,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以致用。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与孔子的这一提法可以说是如出一辙。孔子还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可理解为,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实施问题教学原则,要注意做到以下几个“不能”:不能用个别学生的思维替代全体学生,不能用教师的提问替代学生的提问,不能在多数学生尚未进行独立思考的状态下就给出答案,不能轻易用标准答案去扼杀不同意见,不能提出超过大多数学生能力的问题,不能提出过多过于复杂的问题。


7、实现“先学后教原则”有以下几个主要途径:

一、是教学过程应体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主、以教师讲授为辅”,应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这一核心理念。教师切忌喊着“主体”“主人”的口号,仍然干着“主裁”与“霸占课堂”的事。


二、是教学过程应围绕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来进行。

应努力让学生拥有“五种课堂权利”。即自由阅读课文的权利、独立思考问题的权利、自由质疑相互释疑的权利、获得教师个性化指导与激励的权利、得到学习同伴互助的权利。

三、是培养学生“先同学 后老师”的学习好习惯。

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有疑问先找同学帮助再找老师指导,做完练习先让同学批改后让老师批阅”的好习惯。那种“有疑问停笔等着老师解答、做完练习等着老师批改”的错误学习习惯应坚决改掉;那种只相信自己批改的作业,不重视学生互批的落后教学观念是到了抛弃的时候了。


8、实现“当堂过关原则”有以下几个主要途径:


一、是分段讲授、讲练结合。

在一节课中,需要教师讲授的知识点可能不止一个,可以采取“分段讲授、讲练结合”的策略,逐一完成知识点的学习与巩固。


二、是口笔结合、当堂训练。

教师要检查学生是否理解及运用所学“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最好的办法是进行“口头加笔头”的当堂训练,并进行检查落实。


三、是时间保证、内容保证。

教师要努力保证有足够的课堂时间让给学生进行当堂训练,保证训练的内容富有针对性,保证课课都有经过教师精心挑选的书面练习。

贯彻当堂过关原则,并非反对布置适量的课外作业。不过,每个学科的课外作业都应当是极少量的,只有最关键的知识才可布置成课外作业。


9、让学生带着好奇与欲望走进教室,带着兴趣与信心走出课堂。


林华民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我们快乐是因为我们微笑,而并非因为快乐而笑。”意思是说行动往往能够影响心态,所以选择积极行动十分重要。本书提出的“教师要带着爱心、激情与微笑走进教室”就是这个道理。教师上课的任务之一就是为学生创造充满激励的课堂,让学生拥有积极心态、过上快乐的课堂生活,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学园”与“乐园”。


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的最大区别之一,是优秀教师善于把课堂变成“激励学生的地方”,而一般教师往往把课堂变成“责备学生的场所”。每位教师都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带着好奇与欲望走进教室,带着兴趣与信心走出课堂。


所谓激励课堂原则,就是在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中,教师有意识地、不失时机地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有效评价;努力创造课堂上学生个体表现的机会,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让更多的学生得到课堂上的成功体验;为学生创造渐进式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尝到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强学习信心与兴趣。


实现“激励课堂原则”有以下几个主要途径:

一是表现课堂、体验课堂。

本书主张“课堂是学生个体表现、体验成功、自信、快乐的地方”。教师要努力创造让学生“表现课堂、体验课堂”的机会,让他们在教师的赞赏中、在同学的掌声中,获得成功的课堂体验,从而产生学习信心与兴趣。


二、是调整课堂、调动课堂。

有经验的教师都会重视适时对学生进行坐姿与听课注意力的调整,让学生在最佳的形体状态与精神状态下,学习关键的知识;教学能手一般都会做到,时刻不忘调动课堂,用恰当的肢体语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来激励课堂。


三、是树立先进、巧妙评价。

有经验的教师会不失时机地树立课堂学习过程中随机诞生的“先进典型”,以引导全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教学能手更懂得充分利用课堂评价手段,对学生个体与集体进行有依据的、让人信服的激励性评价。


10、教学替代是产生低效课堂的罪魁祸首。


在中小学课堂上,课堂替代现象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一节课不发生课堂替代是不现实的,一位教师在教学中不出现课堂替代几乎是不可能的。既然无法完全消除课堂替代,教师所做的努力就要尽量减少课堂替代,把课堂的阅读权、提问权、思考权、表达不同意见权等,无条件地还给学生。


一、是教师替代学生。二、是少数替代多数。三、是口头替代笔头。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在讲课时只要能听到“课堂回声”  学生配合教师回答问题的声音,就会心满意足地继续讲下去,并不在意回答的学生有多少;有些教师满足于全体学生齐声回答问题,只要听到“正确答案”就放心地教下去。这是口头替代笔头的经典表现。

知道了课堂替代是产生低效课堂的主因之一,教师就要自觉强化“永不替代”意识,减少课堂替代现象的发生。贯彻永不替代原则有以下几个途径:


一、是坚持“两个凡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两个凡是”: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完成的事,教师绝不替代;凡是属于学生自由学习的时间,教师绝不占用。比如,学生能够自学的课文、能够独立思考的问题、能够合作解决的困难,教师都没有必要越俎代庖。教师要做到“两个凡是”,首先要克服“对自己过分自信、对学生缺乏信心”的坏毛病,放心、放手地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是加强师生互动。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有一个关键词,那就是“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已成为新课改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教师不仅要满足于“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更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学生回答”。


师生互动关键是思维互动而不是形体互动,关键是全体互动而不是部分互动,关键是五官并用而不是单一感官使用。那种热闹的课、好看的课不一定是好课。那种一节课提问几十次的课堂,不是真正意义的师生互动的课堂。


三、是建立学习小组。

经过多年的课题实验证明,在班级授课制下建立学习小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做法。每位学科教师都要努力建立以学生座位为主要依据的4人自然学习小组(各学科可做个别的座位调整),并选定学习小组长,培养“学科小先生”。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之间“学力差异”这个重要资源,为后进学生及时解决学习困难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是落实当堂训练。

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这样的道理: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取决于课堂落实与否。落实当堂训练就是要精缩集体授课时间,挤出时间进行当堂训练(口头与笔头),并培养学生“有疑问先问同学、练习完成了先让同学批改”的好习惯。关键知识不仅要落实于学生的口头,还要落实于学生的笔头。



615a8cd401c1a.gif!ori

本文只作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615a8cd4be5db.png!b710

这5种家庭,最容易培养出优秀的孩子!越早看到越好

最难最有价值的一课,学校却没有教给孩子

优秀的孩子是这样培养的(教育篇、成长篇、生活篇、学习篇)

明清名门家训20条: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优秀的孩子是这样培养的(教育篇、成长篇、生活篇、学习篇)

英语口语900句,每天背几句!口语溜到飞起来

人民日报公布小学生练字全攻略!(强烈推荐家长收藏)

36张图,看懂孔子鲜为人知的一生

央视纪录片《零零后》!连续10年跟拍,一部中国式成长实录!

初中英语最重要的100个固定短语(含例句), 背完英语考试再不怕!

长知识|这115个成语,全出自《论语》!值得收藏

45个教资笔试必背人物,再不准备就来不及了!

三个实战案例,告诉老师好的微课怎么做!|微课制作

华侨教育家鲍事天博士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

615a8cd4be5db.png!b710

615a8cd58b7e8.jpg!b710

早晚家常菜

微信号: 早晚家常菜(ID:howshihui)

介: 早晚家常菜,中午吃外卖! 单身一个人,吃的舒适! 情侣两个人,吃的合适! 一家三口人,吃的舒心!

用户评论(1

糖厂房管部 2021-10-03

一兜糖欢迎您来发帖~
本文作者
早晚家常菜
早晚家常菜,中午吃外卖! 单身一个人,吃的舒适! 情侣两个人,吃的合适! 一家三...
来自微信号:早晚家常菜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

一兜糖微信公众号

装修家居生活社区

一兜糖手机客户端下载

扫描二维码下载

根据机型下载

Android版 iPhone版
加载中..
  加载中..  
返回顶部
一兜糖微信二维码

关注一兜糖微信

在线客服

客服QQ号:2138736030

您现在是游客身份哦,马上完善账号信息,收藏您的家居灵感!完成还可以获得糖豆奖励 ~

点击下载APP,收藏发图更方便
一兜糖手机APP
一兜糖APP下载

扫描二维码下载,把家装进手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