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兜糖 > 文章 > 分享 | 山下英子新作《空海与断舍离》

分享 | 山下英子新作《空海与断舍离》

推荐人:改变从整理开始 最后更新于 2021-09-07



今天分享的新书来自山下英子的又一部作品《空海与断舍离》。

写这篇推送的时候,我自己也还没有拿到书,但细细读完出版社发来的部分章节,已然被文字深深吸引,不仅对断舍离本身,更是对佛法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此书安利给断舍离的深度爱好者,偏向内心乃至人生意义的探讨。


喏,就是这本6138c84ad3851.png!b710

出版社: 博集天卷 | 湖南文艺出版社

ISBN: 9787513925921


受出版社博集天卷 | 湖南文艺出版社授权,分享部分章节文字(标记部分是我个人很有感触的几处,并非来自原书排版):


空海与断舍离节选

作者: [日]山下英子

译者:曲冰 

“断舍离并非舍弃一切” 

“断舍离”与“极简主义”的区别


听闻很多朋友眼中的“断舍离”存在一个很大的误解,认为“断舍离就是扔掉所有东西”。随着“断舍离”一词的流行,越来越多人认为“断舍离”就是“扔东西”(虽然没错,但不完全正确),这种误解也一同流传开来。 


事实上,“断舍离”是通过“舍弃物品”的行为打造一个舒适的居住空间,同时令心情愉悦舒畅。因此,在初始阶段理解为“断舍离”就是“扔东西”也无妨。 


但是,如果认为“断舍离就是扔掉一切,只留最小限度的必需品生活”,那就大错特错了。这并非“断舍离”,而是“极简主义”,实践这种思想的人是“极简主义者”。断舍离的思想与极简主义截然不同,下面介绍一下两者到底有何差异。 


前文提到极简主义者主张“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一切统统扔掉”。何止保留“最小限度”的物品啊,简直连“必需品都不剩”!因此,可以说极简主义者追求的是“空无一物”的状态。 


断舍离并不提倡这种状态,而是主张只在身边放置精挑细选的“称心”之物,以此打造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居住空间。 


一方主张“舍弃一切”,而另一方追求“精挑细选的称心之物”,两者对待物品的方式和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 


断舍离向那些苦于“房间里物品泛滥而无法整理”的人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先挑选出真正称心的物品,剩余那些“并不称心”的,何不扔掉呢? 


然而,想挑选出称心之物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需要下定决心才行。但是,即便刚开始很难做到,只要一步步坚持下去就会逐渐得心应手起来。挑选出真正钟意的物品并舍弃其余者,就可以生活在称心之物的怀抱之中。 


断舍离正是为了创造一种被称心之物所围绕的生活。 



被精选的称心之物包围的舒适生活


试想一下,被精选的称心之物所包围的生活,与物品泛滥、鱼龙混杂的生活有何不同呢?显而易见,当然前者更舒适。为了更形象地说明这一点,我常把所持物品的集合比作“体育队”。 
据说几乎所有的体育队都有首发队员和等候中途出场的替补队员。而且,大队伍还分为第一阵容和第二阵容,规模再大一点的甚至还有第三、第四、第五阵容。 
被精选的称心之物所包围的生活如同仅由第一阵容、甚至是首发队员组成的队伍。但在物品泛滥、鱼龙混杂的生活中,不仅有第一阵容的首发队员,还掺杂着第二、第三甚至第五阵容中的替补队员。而且,作为教练的你根本分不清谁是第一阵容,谁又是第五阵容。 
在这种状态下,到了一决胜负的时刻能发挥出真正的战斗力吗?当决胜之机降临,该把击球手送去代打时,如果教练分不清谁是第一阵容谁是第五阵容,是不可能正确发号指令的。在关乎成败的绝杀时刻,本想派出第一阵容的王牌,结果却派出第五阵容的候补。在这种状态下,谈何胜利呢? 
相反,如果组成一支只有第一阵容的队伍,无论派出哪一个队员都是王牌,战斗力绝对不会严重下降,且在一决胜负的关键时刻总能带来精彩绝伦的比赛。 
断舍离并不否定物欲,而是提倡巧妙地控制物欲;断舍离也不主张舍弃一切,而是建议精选真正心仪之物。审视自我与物品的关系,以“此时”、“此处”、“此身”为轴心,判断物品的“必要性”、“合理性”与“舒适性”。 
如果这样看待断舍离,行动起来会变得轻而易举。 

~来自空海生活方式的建言~ “不必舍弃欲望与烦恼” 断舍离与求不得苦  现代社会物质泛滥。但纵观历史,人类曾长期生存在物质匮乏的饥饿当中。于是,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思考如何提高生产力,如何为更多的人送去食粮与生活必需品。 
从这个角度来看,物质泛滥是实现富裕生活之后的状态,是实现人类长久梦想之后的状态。 
然而,人类在获得丰富的物品之后不仅没有感到满足,反而奢望得到更多,欲望无限膨胀,甚至连那些不知道是否需要的东西也想收入囊中。身边的无用之物已经泛滥成灾,却仍在强烈欲望的驱使之下不断索取。 
与此同时,世界上有很多国家仍深陷贫困之中,孩子们因饥饿而朝不保夕,但真正在努力帮助他们的人却寥寥无几。 
佛教中有“四苦八苦”一词,在现代文中作熟语使用。意思是人生本来有“生老病死”四种苦,再加上“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和“五蕴盛苦”,总共有八种苦。但凡活在世上,就无法逃脱这些苦。(“苦”意为“无法逃脱的痛苦”) 
“生老病死”相信大家都能理解,其余四种苦也许需要稍加说明一下。 
“爱别理苦”指的是与所爱之人离别之苦;“怨憎会苦”指的是与怨恨之人相见之苦;“求不得苦”指的是想得而得不到之苦;“五蕴盛苦”指的是执着于身心、不如所愿之苦。五蕴包括色、受、想、行、识,翻译成现代语就是物质、感觉、心象、欲望、意识。 
其中,与断舍离关系最大的就是“求不得苦”。如前文所述,“求不得苦”指的是“因得不到所求之物而感到痛苦”,其实并不是单纯因得不到而痛苦,而是得到之后还想得到更多,苦于这种无穷无尽的欲望。 
在这个物质泛滥的大消费时代,尤其是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相比那些因得不到必需品而感到痛苦的人,更多人虽然已经拥有了必需品,心里的物欲仍然不断涌出,导致自己深陷在这种“求不得苦”当中。 
为“求不得苦”照进一丝光明的就是山下英子女士的断舍离。断舍离提倡精心挑选,同时直面自己,以自己为标准精选物品。通过断舍离,就可以放下对物品的执着。 
“求不得苦”是因为对物品的执着而痛苦,那么,断舍离就是为了从“求不得苦”中解脱出来。 
空海的座右铭是“济世利民”。 
意为“挽救天下,拯济百姓”。而断舍离正是为了拯救物质泛滥的现代社会,为世人带来丰盈的心灵,而非丰富的物质。  不必舍弃“欲望” 
山下英子女士在前文中阐述了“极简主义”与“断舍离”的区别,其实,无论是佛祖还是空海都未曾提倡“舍弃欲望”或“斩断烦恼”。 
归根结底,人是无法彻底摆脱欲望与烦恼的。如果完全斩断了食欲、睡欲等生存所需的生理活动,人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大概生命将不复存在了吧。面对欲望与烦恼,我们不应该试图舍弃,而应减少到自己可驾驭的程度,然后准确地加以控制。 
断舍离不提倡斩断一切物欲,而是建议精心挑选物品,减少至可控的数量之后牢牢地掌控住。 
说句失礼之言,通过山下英子女士的介绍来看,似乎“极简主义者”正在向彻底舍弃欲望与烦恼的方向努力。但在现实中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否定了人类的本性,说不定反而会导致更多的“求不得苦”。  持“大欲” 
前文介绍的《理趣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大欲得清净,大安乐富饶”,意思是“持有净化过的清澈纯净的大欲望,将引人进入丰裕富饶的无比安乐的境界”。 
要彻底理解大欲望(大欲),需要经过漫长的岁月与体验(修行)。在此只浅显易懂地讲一讲。 
首先,密教并不否定欲望。执着于自我——“我执”是人类本来的面目。试想,当参加孩子的运动会、发表会的时候,家长们都会先给自己的孩子加油打气吧?这是自然而然的行为,是人类的本性,我们并不否定人类重视自己与家人的本性。 
但是,不要止步于自我,还要珍惜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就职的公司以及居住的街道,还有自己的祖国甚至全人类,这种愿望就是“持大欲”,如果没有更大的欲望,没有堆积如山的欲望,便无法达成。 
换言之,以自我为中心,能与自己保持的距离越远则“大欲”的境界越高。我的密教导师曾经教导我:“要心怀八千八百万的欲望”。 
在现实当中,一般人所怀的欲望最多不过千数。若超过这个数字,那此人一定远远地超越了自我,心系着成千上万的他人。 
当然,要实现这种大欲,必须通过不懈的努力并忍受随之而来的苦恼。如果坚信这些苦恼能使人成长,即可通向无比安乐的境界。 
另一方面,如果所定的目标过高,即使竭尽全力纵身一跃仍无法企及,或者必须连续几个阿克塞尔三连跳才能触碰到,而且还需要长期坚持。这种目标如此难以实现,那达成目标的执着心也会逐渐消磨掉。 
归根结底,究竟应当执着于什么呢?换句话说,如何定位自己的目标呢?其实,只要是踮起脚尖就能触及的高度就不会太吃力。而且,为了得到而做出努力,既能获得成长还能为社会做贡献。 
因此,可以先从小事做起,设定一个可以轻易实现的目标,然后再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例如,乘坐电梯时为后面的人开门、开车时为他人让行、遇到有难之人就上前帮一把、获得有用的信息就分享给朋友,这种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无妨,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很多。 
空海曾说:“积累小小的善行,会把我们引入安乐之境。” 
事实上,如果认识到这些行动原本就是欲望的表现,那就可以客观地观察自己的行动。再进一步,如果可以不假思索、自然而然地做出这些善行,那我们的心境也会得到升华。  


6138c84b0fd20.png!b7106138c84b0fd20.png!b710 专属福利 6138c84b0fd20.png!b7106138c84b0fd20.png!b710


摘抄以上文字中你喜欢的一段+评论,作为文章底部留言本周末我会选1位,送空海与断舍离》1本!
6138c84c075f6.jpg!b710
改变从整理开始

微信号: 改变从整理开始(ID:i__flipped)

介: 微信公众号:改变从整理开始

用户评论(1

糖厂房管部 2021-09-07

一兜糖欢迎您来发帖~
本文作者
改变从整理开始
微信公众号:改变从整理开始
来自微信号:改变从整理开始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

一兜糖微信公众号

装修家居生活社区

一兜糖手机客户端下载

扫描二维码下载

根据机型下载

Android版 iPhone版
加载中..
  加载中..  
返回顶部
一兜糖微信二维码

关注一兜糖微信

在线客服

客服QQ号:2138736030

您现在是游客身份哦,马上完善账号信息,收藏您的家居灵感!完成还可以获得糖豆奖励 ~

点击下载APP,收藏发图更方便
一兜糖手机APP
一兜糖APP下载

扫描二维码下载,把家装进手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