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兜糖 > 文章 > 官宣| 花道之“道”

官宣| 花道之“道”

推荐人:二月瓶花艺 最后更新于 2021-09-07

关 注 我 一 起 探 寻 植 物 情 感 美 学

6138ad314786e.png!b7106138ad319cfe6.png!b710

{ 二月瓶花艺Vol.147}

X

花道之道


“插花”升华为“花道”,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艺,而是作为一种艺术涉及宗教、哲学、修身、社交等多个文化领域,集中地反映了日本人的自然观、美意识和伦理观念。

6138ad31e8683.jpg!b710


禅宗的影响:空寂与枯淡


奈良时代(公元710-794年,处在中国隋唐时期),禅宗随着中国佛教传入日本,中国禅宗的“无我无心”境界被运用到各种艺术设计和文学诸领域。外来的中国禅宗和日本本土神道的融合使“日本的审美更趋向于禅的空寂与枯淡”(叶渭渠《日本文明》)。禅宗使日本美学呈现出幽深、玄奥、清淡、静谧和伤感的特征,倡导在凝神静察中展现对人生和自然的深深眷念。日本传统文化中的花道、书道、茶道、武道等一切和“道”有关联的文化艺术都受到“禅宗”的极大影响。由此衍生的山水画、寺院建筑以及日本庭园的禅意至今在世界上受到很高评价。“闲寂、幽雅、朴素”的禅意精神内涵,也成为艺术家们创造空灵、简朴意境的艺术原则。


6138ad323a96e.jpg!b710

田中韶光 《如花在野》


日本茶道和诗歌中所追求的“恬静”美和“空寂”美,都以禅悟境界为精髓,追求在相当有限的空间内,表现出深山幽谷之境。特别是茶道否定华美,提倡“贫穷中保持心灵的丰富”,追求一种精神上的富足。这一禅宗的审美理念同样也影响到日本传统插花艺术的表现,形成了日本插花艺术的清幽恬静、凝练素雅的整体风格。它竭尽其简洁,竭尽其纯洁,以简单的造型和单纯自然的元素,在最大程度上释放出植物本来的魅力。


6138ad3297e5a.jpg!b710

田中韶光 《如花在野》


“恬静”最早起源于日本最古老的诗集《万叶集》,并在茶道中被理论化。“恬静”表示一种安静、清澈的淡泊,追求“满足于简约的精神境地”,是以日本茶道鼻祖千利休为代表的茶道宗师们从一朵野花或日常杂器中发现的美。

6138ad32eed35.jpg!b710

小原流官网作品


“空寂”表现一种枯萎有涩的境界,追求“破旧物体中渗透出的华美,它是与外表毫无关系的内在的品质”。日本三大著名随笔之一的《徒然草》③ 中产生了“空寂”美,后来这一境界被日本著名绯句诗人松尾芭蕉理想型升华。他赞誉远离世俗,与自然合为一体的美感。


6138ad3364372.jpg!b710

儿玉庆子 2012日本花艺设计大奖赛作品


禅宗提出了“梵我合一”的观点,认为人与自然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浑然一体的关系。英国诗人布莱克有诗说,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君掌盛无边,刹那含永劫。传统的花道恰好印证了诗人句中的禅意,无论是形状、线条、颜色及喻意,都是花道精髓的组成部分,强调一种照顾到细枝末节的整体和谐与自然。它通过线条、颜色、形态和质感的和谐统一来追求“静、雅、美、真、和”的意境,是以重视人的修养而传承下来的一种道意,培养从事插花人的身心和谐、有礼。花道在创作时,强调的是设计师“心”与“技”的统一,由此每一盆花材都拥有自己的生命,诉说生命的真谛。


6138ad33b4512.jpg!b710

小原夏树作品


在日本插花作品中常看到一种枯寂感,这便是以“自然、空灵、沉静、朴素”的禅空美学观为基础的日本人美学的原点。强调一种寂寥感,以简为善,忽略华美。虽然词义本身是消极的概念,但由于受禅宗的影响,被演化为现在的终极美意识。日本传统艺术中的花道和俳句等体现的也是这种终极美的境地。


6138ad342721b.jpg!b710

小原流官网作品


花道中蕴含“事理一体”的哲理,作为人们行为的“事”和作为自然法则的“理”要达到和谐统一,“事理一体”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暗示着天、地、人的“三才一致”。这一点在花道中有了绝妙的体现,插花造型中高者为天,低者为地,中间为人,三条线构成了传统插花的基本格局。禅宗用减少、否定、净化来摒弃日常的烦琐,去繁从简,用感观上的简约干净,获得物质最本质的元素。当物质向后大步退消时,留下的就是广袤的精神空间。


6138ad347aa33.jpg!b710

小原流官网作品


日本花道插花的陶器,大多是破裂的,或烧塌了的花瓶,“轻圆融,喜残缺”,日本人这种欣赏自然形成的残缺物的习俗,与中国人追求的完美、圆满、永恒的精神完全不同。例如,长谷川荣作以“振兴家园”为主题,使用破裂花器表现日本禅宗主张的“物体不完整的形态和有残缺的状态为美”这一意念,充分体现了日本人审美意识中的“重瞬间,轻永恒”的“物哀”理念


6138ad34e0b22.jpg!b710

长谷川荣作 “振兴家园”


6138ad35509bf.jpg!b710

井上博登  “春融” 


日本花道大师川濑敏郎提倡“用花来体现心、眼睛看不到的东西”。在他的插花作品中,信手拈来采自山林乃至农田的花、木、枝、叶、果,或鲜嫩萌发或枯败老去,与古旧朴拙的青铜、古陶和玻璃器皿相搭,展现充满禅意的野趣和古风,充分体现了日本花艺的精髓。禅意的设计,始终表现出一种自然外物的空寂,描绘出一个极静的空灵意境,艺术家们只有内心与外物合一,才能体会到空寂的禅意,方能步入禅宗的“即空即有,非空非有”之境。


6138ad35b0fa1.jpg!b710

川濑敏郎 《一日一花》


6138ad361c2ec.jpg!b710

小原流官网作品


备注:

① 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日本的风士、语言、民族特牲及其产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其与各大陆文明的最早接触方式、途径及其间之差异、冲突等,尤其是和中国古代文明之间的关系及二战前与欧洲、二战后与美国的关系的各种背景与变迁,使对日本这一民族能有更进一步的、深入的了解。


《万叶集》是日本现存最早的一部和歌集,享有“日本之《诗经》”的美誉。收录了从仁德朝 至淳仁朝约四百五 十年间上自天皇王孙下至底层 民众 的和歌约四千五百余首。《万叶集》不仅是一部重要的古代和歌集、文学发展史,也是一部记述着古代日本在发达的唐文化影响下迅速发展的社会文化史,其中包括宗教史、民俗史及文字史等。


《徒然草》上下两卷,共243节。前者以冷峻的笔锋,客观深邃地记述了天灾人祸及修心养性的经历,给读者震聩般的警悟和言犹在耳般的启示;后者夹叙夹议,谈哲理,谈人生,录掌故,记逸闻,妙趣横生,义理深长。两部作品既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影响,又具有鲜明的日本文化的个性。《方丈记》《徒然草》与《枕草子》一起并称日本古典散文三圣。


④ 设计中使用了在世界造型艺术中越来越受到青睐的“和纸”。和纸主要用雁皮、三桠、构树皮中的纤维,以及竹子、大麻、水稻等自然材料等制作,具有独特的肌理和优雅的特性。他在作品中重点表现了白雪与枯枝鲜花形成的对比,让人仿佛看到雪白纯净的冬天里苏醒过来的大地和万紫千红的植物,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二月瓶花艺

微信号: 二月瓶花艺(ID:eryuepinghuayi)

介: 在生活的缝隙中织罗美好,插一把花,画一幅画,让每一次回家都变成一场度假。

用户评论(1

糖厂房管部 2021-09-07

一兜糖欢迎您来发帖~
本文作者
二月瓶花艺
在生活的缝隙中织罗美好,插一把花,画一幅画,让每一次回家都变成一场度假。
来自微信号:二月瓶花艺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

一兜糖微信公众号

装修家居生活社区

一兜糖手机客户端下载

扫描二维码下载

根据机型下载

Android版 iPhone版
加载中..
  加载中..  
返回顶部
一兜糖微信二维码

关注一兜糖微信

在线客服

客服QQ号:2138736030

您现在是游客身份哦,马上完善账号信息,收藏您的家居灵感!完成还可以获得糖豆奖励 ~

点击下载APP,收藏发图更方便
一兜糖手机APP
一兜糖APP下载

扫描二维码下载,把家装进手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