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兜糖 > 文章 > 食器的优雅。

食器的优雅。

推荐人:二月瓶花艺 最后更新于 2021-09-01

当我们远离了钟鸣鼎食的繁盛,

当我们逐渐消解在日常的庸冗,

当我们的生活渐渐依赖外卖,

当我们的餐桌不再讲究饮食之礼,

食器似乎也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食器渐渐成为食物之包裹,

渐渐失去了它原本的优雅。


6131d241164ca.jpg!b710



其实,在东方语境里,

食器原本甚至高于食物本身。

美最初源于象形,源于意象。

食物里涵盖的美学,

不仅在于食物之味,

也在于食器之形。

先人造字,器有四口,

它虽沉默,却也有语言。

一个翩然而立的瓷盘,

一个敦实沉默的石锅,

它们在餐桌之上,

都该是体面优雅的。


6131d241dec91.jpg!b710



清代美食家袁枚就曾感叹:

古语有云:“美食不如美器”,斯语是也。

器为食之所用,器亦为食物增彩。

好的食器,是有气质,有风骨,有空间想象力的,

在餐桌上一眼望去,便觉爽心悦目,人食欲顿生。

好的食器,如同美人的衣裳,与食物搭配得好,便是国色天香。


6131d242d8344.jpg!b710


6131d243e2cdb.jpg!b710



6131d244e9674.jpg!b710



《随园食单》里,袁枚也曾将食器与食物的搭配罗列出来,

“煎炒宜盘,汤羹宜碗,参错其间,方觉生色”。

不同菜肴需得搭配不同的食器,

这或许才是对食器作为器的基本尊重,

也是对于精致生活的一种美好追求。


6131d245c2c6f.jpg!b710



6131d246bed68.jpg!b710



6131d247c0edf.jpg!b710


中国是一个饮食大国,

历来最讲究饮食的精致。

孔子便曾经讲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而数千年的文化传承,从茹毛饮血到满汉全席,

我们不仅拥有了丰富精致的菜肴,

更有了数之不尽的、与之相配的精美食器。

在东方的意境里,食器各有各的优雅。


6131d248daf2e.jpg!b710


6131d24a11a3b.jpg!b710



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说过,

“器物因被使用而美,美则惹人喜爱,人因喜爱而更频繁使用,彼此温暖、彼此相爱,一起共度每一天。”

食器与美食便该是这样浑然与共的状态。

食物有色、香、味、泽众多诱人之处,

食器便是一个完美的辅助,

它会让美食变得熠熠生辉。


6131d24af19f7.jpg!b710



在历史的餐桌上,

青铜食器总如一个个的骑士,

姿态卓绝,昂然而立,

捍卫着主人的尊严,

见证一场场的欢歌宴饮,

也见证一个个纷纭复杂的时代变更。


6131d24bf0587.jpg!b710



6131d24cd6474.jpg!b710


唐宋以后,瓷制食器极大地丰盛起来,

瓷以其莹润亮泽,成为了餐桌上的新贵。


6131d24de8cc9.jpg!b710



从贵族到平民,对于食器,也各有各的讲究。

竹器清新,木器温润,陶器古朴,常多见于百姓之家;金银器物华丽而精美,玉器雕琢雅致,常见于豪奢之宴。


6131d24e8b980.jpg!b710



6131d24f18c36.jpg!b710



食器虽有不同,却各自优雅着,

它们一端连接着具象的食物之美,

一端连接着抽象的味觉意境之美。

所以,品食物,还需品食器。

二月瓶花艺

微信号: 二月瓶花艺(ID:eryuepinghuayi)

介: 在生活的缝隙中织罗美好,插一把花,画一幅画,让每一次回家都变成一场度假。

用户评论(1

糖厂房管部 2021-09-01

一兜糖欢迎您来发帖~
本文作者
二月瓶花艺
在生活的缝隙中织罗美好,插一把花,画一幅画,让每一次回家都变成一场度假。
来自微信号:二月瓶花艺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

一兜糖微信公众号

装修家居生活社区

一兜糖手机客户端下载

扫描二维码下载

根据机型下载

Android版 iPhone版
加载中..
  加载中..  
返回顶部
一兜糖微信二维码

关注一兜糖微信

在线客服

客服QQ号:2138736030

您现在是游客身份哦,马上完善账号信息,收藏您的家居灵感!完成还可以获得糖豆奖励 ~

点击下载APP,收藏发图更方便
一兜糖手机APP
一兜糖APP下载

扫描二维码下载,把家装进手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