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兜糖 > 文章 > 002期:小花园,落地窗,躺床上看下雪,她靠租房过上了梦想中的生活

002期:小花园,落地窗,躺床上看下雪,她靠租房过上了梦想中的生活

推荐人:100个中国女孩的家 最后更新于 2021-08-30

嗨,大家好啊。最近我又去上海看了一个家,在微博剧透了一下,一直收到催更的留言。所以今天又是#100个中国女孩的家# 的栏目了,期不期待~

这个家位于上海的黄金地段,家里有个很梦幻的小花园,四季流转仿佛身处深山老林,冬天躺床上能看落雪,运气好还能看到到小松鼠……▼

工作台就在窗前,每天面朝小花园,在鸟叫、风声和花香里,写写画画▼

晚上坐在壁炉前,喝喝小酒,听听音乐。▼

你们是不是以为它肯定得是一个大house,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个神仙房子其实是一个60平左右的老公寓,而且是一个租来的房子。
屋主叫邵邵,是一个90后的时装插画师兼教学老师,几年前她搬到了上海,在市中心租了一个公寓。那天我们去探访她家时,听她讲着再“普通”不过的日常,我们连连感慨:别人的真实生活就是我们的理想生活啊!


有时我们很容易会觉得,“等我有自己的房子了,再去打造梦想中的家”。看了她的家,我最大的感受是,想要打造自己理想的空间,并不一定要靠有钱才能实现。 话不多说,一起来看看邵邵是怎么做到的吧~
小花园+无敌窗景,家中有四季,躺床上看下雪
三月的上海,春寒还很料峭。车拐过武康路,一路是光秃秃的梧桐树、各式的老洋房和咖啡馆。从一条小巷进去,上到二楼就是邵邵的家了。从寒冷的的户外一进去,就被扑面的暖和香包裹住,好舒服。

但,一眼吸引我注意力的,就是那个可以看到小花园的窗。

那天下着雨,室外是冬天的萧条和阴沉,但因为这个花团锦簇的小花园,公寓也显得春意融融,仿佛跨越了季节。


邵邵第一次看到这扇窗就决定要租下来,这个公寓很难得地实现了她不想住一楼却拥有花园的梦想,这种格局恐怕也只有上海的老房子才有~

她早早地想好要把工作台放在这儿。我坐在这儿完全可以想象,当她工作累了,抬头就是心旷神怡美如画的景色,耳边伴奏的是鸟鸣、风吹树叶声,也太让人羡慕了吧!
‍‍‍‍‍‍‍‍‍‍‍‍‍‍‍‍‍‍‍‍‍‍‍‍‍‍‍‍‍‍‍‍‍‍‍‍‍‍‍‍‍‍‍‍‍‍‍‍‍‍‍‍▼初冬,一窗秋色画斑斓,一定要点开大屏感受
不止客厅,卧室的视野更好。墙上有一扇窗,望出去是树和老房子。现在冬末春初,枝叶凋零,有种萧瑟的意境。

当初她看房时正值秋天,窗外就像框了一幅斑斓的油彩画,当时就被打动了。等住进来,偶尔还能从这里瞅见枝头蹦跶的小松鼠。
▼之前窗外的风景

之前我和崔斯坦还感慨过,一个房子最贵的其实是窗景。别忙着羡慕,这还不算什么,因为卧室还有一整面的落地门窗!花园里的绣球、雪柳、金桔、火棘果尽收眼底。每天对着一大一小两幅流动的画卷,啊,我可以在这张床上躺一年!

我在花园里坐了一会儿,有早春的鸟叫,风吹过植物的沙沙声,隔壁的阿姨轻声呵斥小狗的声音,很难想象在市中心能离自然那么近。如果忽略有点冷的天气,已经很幽静舒服了。

我们一直忍不住惊叹,但邵邵却觉得有点遗憾,这已经是花园最不美的季节,好些枝叶都干枯了,又是阴天,远远比不上夏秋全盛的时候。我安慰她没关系,到时我还可以再来感受一次哈哈。

就算是上海最难捱的冬天,小花园也有浪漫的时候。有次天气预报说要下雪,她等啊等,一直到凌晨真的等到了,她躺在床上,看着雪花缓慢地一片片落下,映在灯光里,超美!
▼去年冬天在家看落雪的场景

而且能想像吗,她家每扇窗包括卫生间望出去都是美的。像小厨房里就足足有两扇窗,外面是鲜花绿茵掩映的老洋房,突然就找到了我不爱做饭的借口,可能就是因为我的厨房没有这样美的窗景吧哈哈。


那天看完她的家,我发现小空间也有小空间的好 。它全屋的精华就是花园和窗,但因为公寓比较小,格局也够通透,所以无论在客厅、卧室、厨房,一眼都可以看到窗景,原来房子不一定要追求越大越好。
▼从厨房望过去

‍‍‍‍‍‍‍‍‍‍‍‍‍‍‍‍‍‍‍‍‍‍‍‍‍‍‍‍‍‍‍‍‍‍‍‍‍‍‍‍‍‍‍‍‍‍‍‍‍‍‍‍‍‍‍‍‍‍‍‍‍‍‍‍‍‍‍‍‍‍‍‍‍‍‍‍‍60平的百年老公寓,有壁炉,有老物件‍‍‍‍‍‍‍‍‍‍‍‍‍‍‍‍‍‍‍‍‍‍‍‍‍‍‍‍‍‍‍‍‍‍‍‍‍‍‍‍‍‍‍‍‍‍‍‍‍‍‍‍‍‍‍‍‍‍‍‍‍‍‍‍‍‍‍‍‍‍‍‍‍‍‍‍‍
逛了一圈最让人心旷神怡的花园和窗景,我才有心思回到客厅。这是个1930年代的老公寓,一厅一卧一个开放式厨房,因为格局通透,丝毫不觉得局促。
▼请力力画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

除了窗景一流的写字台,客厅最让我惦记的就是壁炉了。出于安全考虑,现在的很多壁炉装饰多过实用,但是房子里有它和没它,氛围差多了。

邵邵在这儿放了很多蜡烛,晚上忙完一天的事情,她会关掉灯,坐在壁炉前,对着摇曳的烛火喝酒,公寓的上空回荡着老上海的爵士乐,瞬间就能进入百年前上海的老时空了。

我坐在壁炉前,完全能代入那个画面,除了百年老公寓自带的时空感,也有周围的老物件营造出来的氛围。

壁炉旁边仿佛是一个古着家具小集市,维多利亚时期的圆桌,犹太人的老烛台,六七十年代的档案柜,墨水盒、手提箱……每个都是主人花心思去淘来的,放在这里仿佛原本就是属于这个房子的,再契合不过。
▼桌上的那个支架,她调侃说是iPad支架的老祖宗~



工作台上的画架看上去有点沧桑,也是一百多年前的便携写字台,是邵邵专程从香港淘来的。

写字台拿起来就咣当作响,原来暗藏玄机,内层有放一些水晶,精油,学生给她的手写信……看来又是一个小能量场~


书架上搁置了一个巴黎十六世纪的古董箱,是她乘飞机一路抱回来的。邵邵平时有抄书静心的习惯,箱子里已经搁置了厚厚的一沓。


这么喜欢老物件是受小时候的影响,童年她住在乡下的房子有点类似窑洞,身边看到的和用的都是旧家什,现在一看到它们就会觉得亲切。她觉得自己有一个老灵魂,看到老物件就像能看到一段故事,它们每个都是独一无二。
客厅一侧的厨房是开放式,用吧台隔开,她会在这里做做咖啡和早餐,朋友来了也可以围坐聊天。

上次写装修心得时我就说过,很后悔没有安装一个开放式厨房,就想要这种大家一起捣鼓点吃喝的烟火气~


另一侧是卧室,用黑格子的玻璃隔开,也是老房子原来的门窗,我在静初家也看到过,有点法式的优雅。▼

在外面看就已经一目了然,一张大床,一两个柜子,除了墙上的插画,几乎一色全白。
▼墙上的画没安装画框,用胶带贴上去的,她说就想要这种随意的感觉,我在这儿看到了好几张卤猫的画哈哈

我很喜欢这种小小的睡房,本来就是休息的地方,也不用放太多杂物。
租房大改造:无限辛苦琐碎,但仍然值得
探访她的家时,我很感兴趣的是,这个家是搬来前就这么美,还是后来改造的。对比了下之前的图片,负责任地说,房间的格局和硬装没变,但远远没有后来惊艳的样子。
▼改造前的样子


和她聊到很多改造房子的细节,有苦有乐,有酸有甜。
我们问了她好几次公寓面积,因为都不相信只有六十平。当然一部分是房子本身的格局。但邵邵在家居配色上的改动,对视觉上的通透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比如她把全屋原来颜色很重的帘子都换成了白色。
▼左边:改造前;右边:改造后


增添的几件家具也是白色为主,这套大写字台是从上一个家就跟着她的,新买的几个白色储物柜替代了原来显笨重的深色家具。
▼客厅的白色书柜

▼卧室的白色储物柜

这个家最多的是白色,以及适当的黑色、绿植,木头。不管是从哪里望过去,都是开阔的、清爽宜人的。我本来以为可能因为她是插画师,所以用色很克制,但其实她只是觉得,得尊重这个房子原本的样子去设计。

之前我好几次都写到,灯可以改变空间的氛围。这间小公寓里的灯,每个都有和周边的环境形成呼应。
壁炉周围的几盏是很古典的▼


沙发旁边是一盏很简洁很现代的小台灯。▼

墙角的小书架原来没有光源,显得很黯淡,她放了一盏可以投影到墙面的小夜灯,这里一下子就“活”过来了~

不止是小灯,她也会花很多心力去淘大灯,换掉原来和房子风格不搭的旧灯。有的特别难安装,像吧台的顶灯她专门请来了师傅装,中间物流还漏掉了配件,换了三四次才弄好。
▼书桌区域的灯,左边:改造前;右边:改造后


▼吧台区域的灯,左边:改造前;右边:改造后。


沙发中间有一盏很大也很复古的灯,是房子自带的,她把灯泡全拆下来,弄了一地又一身的灰,里面不知道是攒了多少年的积灰和虫子尸体,挨个擦干净再挂上去,效果宛如新生。

她喜欢灯,除了自带氛围感,也因为这个房子空间没什么阻隔,但用灯就可以划分空间区域 ,像工作就只开工作区域的灯,休闲时就开沙发或吧台的灯,打理小户型需要一些居家智慧~

最让我们心动的小花园,也是最费心的。之前邵邵在深圳住的新公寓,有16平的阳台,她种了足足有八九十盆植物。搬到上海,因为气候很不一样,很多植物都死了,一切又要重新摸索。
▼刚冒出的新芽!邵邵觉得,如果家里的植物蔫了或快死了,也是在提醒主人,自己的状态也需要调整了。

▼现在家里的柠檬树,我刚开始还以为是假的,因为果子结得又大又多,也是真🍋了!

她养成了看天气预报的习惯,天冷或下雨,植物时时要搬进搬出,经常一脚的泥,她的手也是这个年纪的女孩少有能看出劳作痕迹的,甚至还有新鲜的伤口。
▼小时候住乡下,老家的小院种着茂密的竹林,老母鸡和小鸭子穿梭其中,她念念不忘田园生活的温馨,走在哪里都要收拾出一块地。


可能因为我们一直在表达羡慕,邵邵说,“可能别人看起来会觉得住在老房子很浪漫,也很有意境,但是其实中间也有很多辛苦和琐碎。”像老房子的管道很容易出问题,有次在上海最冷的时候水管冻住了,她冒着寒风去敲掉冰块,整个人一直哆嗦;包括现在回忆起来刚搬家收拾的时候,仍然很抓狂。
不过她仍然觉得非常值得,住的环境要养人 ,辛苦几个星期,把这个空间打造成一个理想中的家,之后居住的每一天都是一种享受了。

租房哲学:家是租来的,但在这儿生活的每一天是自己的
她家的冰箱有很多温馨的痕迹,和男友的合照、朋友手写的贺卡、聚会的照片。▼

当初从深圳搬到上海,很大的动力也是朋友们都在这儿,可能按大多数人的想法,有感情稳定的男友,有关系很铁的闺蜜,不如合住,可以互相照顾,更何况上海的房价并不便宜,这样也更划算。
▼和朋友在家聚会


她也尝试过合租,但还是觉得要有自己的空间。有时在家里工作,突如其来有了兴致,她会点个蜡烛,穿一些夸张的平时穿不出去的衣服,像过家家一样。家就像一个隐秘的角落,可以尽情释放自己。
▼和闺蜜在一起

她甚至想过,就算以后结了婚,也一定要折腾一个自己的空间,哪怕三十平都行。邵邵很喜欢《欲望都市》的一个情节,凯莉和大先生结了婚,大先生提议,我们可以尝试星期六星期日制。凯莉觉得不可思议:这是上班吗?但这是她理想中的伴侣关系,需要别人的陪伴,很好;但也要给自己保留一个可以喘息的空间。

从深圳到上海,她的每个家可以说都是竭尽心力去打造的。有时我聊到想折腾自己的家,好几次都听到身边租房的小伙伴说:我也很想住得好一点,但到底不是自己的房子,迟早要搬走,先将就下吧。这可能也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

有句话,房子是租来的,但是生活不是。对很多人来说,它可能只是一句鸡汤,但邵邵就像是真正身体力行的实践者。早几年刚毕业时,经济条件有限,她住在一个小单间,因为房间很潮湿整条胳膊都是湿疹,但她仍然会努力把它布置得温馨点,插一两把鲜花,把吃剩的柚子核种起来,练习的时装画贴在墙上,鼓励自己一定能住进可以照进阳光的房间。
▼她给柚子苗取了个可爱的名字,叫“小柚”



这个梦想最后也真的实现了,现在回过头看,她会觉得,愿意花心思打理居家环境,这是一种选择。 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经济能力范围,都是有为自己打理出一个温馨空间的可能的。
▼在深圳后来的一个家,她在阳台打理出了一个花园。


现在的这个家几乎实现了她的全部梦想,作为一个可以在家蹲半个月的宅女,不用出门就能满足所需:大工作台可以画画和网络教学,累了就去小院儿晒晒太阳,在家做饭时揪一把自种的罗勒,吧台相当于咖啡厅可以招待朋友……自从搬到这个公寓后,她感觉皮肤状态都变好了。

这个家是她胼手胝足打理出来的,但邵邵却说,等住满两年她可能就要再搬。她一直都有老房子的情结,尤其搬到上海天时地利,之前就下定决心每两年换一次房,去体验各种喜欢的老房子
我忍不住问,到时怎么舍得呢。
其实也不舍得。她对每一个家都有很深的感情,从上一个房子离开时,她没有请阿姨,自己从里到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安静地坐在客厅,像跟朋友分别一样道别,感谢房子对她的照顾,但还是难过得哭了。
▼她的上一个家

邵邵时常觉得,老房子是能听懂她的话的,甚至连找到新家她也认为要感谢它的帮助。之前快到期了她也没看到满意的房子,有一天就在家里默默祈祷,请老房子给自己介绍一个朋友。结果就在当天,就看到了现在这个公寓,离原来的家走路就能到,完全是她想要的样子。

上一个家是能看到小松鼠的,离开时她也担心以后再也见不到了,结果有天早上就从新家的窗子看到了两只在枝头蹦跶,邵邵激动地又跳又叫,在心里默默说,又是你把朋友介绍过来的吧~
▼搬到新家后,窗外枝头窜跃的小松鼠

不管是房子,还是物品,对她来说就像要慢慢相处的老朋友一样。她开心地说,最近感觉到自己和新家磨合得越来越好,刚搬进来她们还是互相试探的陌生人,现在的默契就有点像频率、步调开始一致的伙伴了~

我们常说,空间也是一种能量场,这个房子她第一眼看到就觉得它能一眼望到底,非常通透。奇妙的是,她发现自己的状态也发生了变化:“自从搬进来,我觉得房子带给我很多,它让我的生活越来越清晰,而且非常敞亮。”

编辑:Esther;拍摄:600;部分图片由邵邵提供

100个中国女孩的家

微信号: 我爱这花花世界(ID:beckyschoice)

介: 记录100位中国女孩的美好空间与态度主张,带来更多元的生活可能性。

用户评论(2

这饭里有毒 2021-08-30

这是把自己的家搬进了童话里,羡煞旁人呐~

糖厂房管部 2021-08-11

一兜糖欢迎您来发帖~
本文作者
100个中国女孩的家
记录100位中国女孩的美好空间与态度主张,带来更多元的生活可能性。
来自微信号:我爱这花花世界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

一兜糖微信公众号

装修家居生活社区

一兜糖手机客户端下载

扫描二维码下载

根据机型下载

Android版 iPhone版
加载中..
  加载中..  
返回顶部
一兜糖微信二维码

关注一兜糖微信

在线客服

客服QQ号:2138736030

您现在是游客身份哦,马上完善账号信息,收藏您的家居灵感!完成还可以获得糖豆奖励 ~

点击下载APP,收藏发图更方便
一兜糖手机APP
一兜糖APP下载

扫描二维码下载,把家装进手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