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兜糖 > 文章 > 一帖说清:什么是防眩射灯?

一帖说清:什么是防眩射灯?

推荐人:振旦生活 最后更新于 2021-05-03



随着无主灯设计逐渐普及,滥用筒射灯导致家里出现光污染的情况随处可见。刺眼的光不仅影响灯光品质,还会让人感到心情烦躁。

这时候,选择防眩射灯就显得很有必要了。今天灯光设计师@蛋蛋哥 就来捋一捋:什么是防眩射灯?防眩射灯怎么选?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眩光?人眼正常注意视线范围是上方30°到下方60°,在这个范围内出现刺眼的光线,就是眩光



常见的眩光有两种类型:直射眩光、反射眩光。

直射眩光,光源直接出现在视野的上方30°到下方60°之间,产生刺目的感觉。像下面这种,在正常的视野下,可以感受到光源很刺眼,就是眩光:
 

△ 直射眩光,灯光非常刺眼

反射眩光,是指光源进入光滑表面(电视屏幕、瓷砖、镜面等),因反射进入人眼而引起的眩光。像下面这个空间,瓷砖面反射吊灯,造成反射眩光:


△ 瓷砖反射吊灯造成眩光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要达到“见光不见灯”的目的,不仅与光源本身有关,也跟灯光布局有关。再举个例子,如果把灯装在床头正上方,就算选防眩效果再好的光源,人躺在床上,无论如何灯光都会入眼,避免不了眩光。

虽然灯光刺眼与布局有关,但选择防眩射灯,在合理布局的情况下,确实可以更好地避免灯光刺眼。现在的防眩产品已经非常普遍,建议无主灯设计尽量选择防眩效果更好的光源






为了实现防眩效果,市面上的产品通过不同原理来减少眩光,常见的防眩射灯有以下6种:



1、深藏防眩
顾名思义,就是把灯藏得深,灯杯遮挡住一部分的光源,减少直接眩光。



深藏防眩效果比较好,但有个缺点:从原理可知,光源深藏,防眩效果越好。光源变深,意味着灯体也要变深,对吊顶的高度有一定要求。

一般灯体高度达到55mm以上才是深藏防眩,有的灯体甚至达到100mm的高度。因此,需要根据灯体的长度预留吊顶,相应的吊顶高度为60-110mm。



2、黑杯防眩
漏斗型灯杯起到聚光的作用,最常见的灯杯采用电镀工艺,看起来是光洁的银色表面。光源通过灯杯反射出光,不同灯杯的灯光效果不一样。



黑杯代替传统的电镀灯杯可以减少漏光,达到防眩目的。其中,哑光的黑杯又比亮面黑杯防眩效果更好。但因为减少了反射光,所以黑杯防眩的亮度有一定损失。
 
3、蜂窝防眩


△ 蜂窝防眩,防眩效果不错,但会损失一定亮度
 
蜂窝防眩是在灯杯里增加一块蜂窝板,起到遮挡的作用,减少眩光漏出。蜂窝防眩的效果也不错,但同样会损失一定的亮度。

4、光学防眩


△ 光学防眩,既能防眩,也不会损失亮度
 
光学防眩同样是在灯杯上做文章,通过钻石切面的光学设计,多重反射光源,避免灯光直接入眼,达到防眩效果。光学防眩的优点是既能防眩,又不会损失亮度。

5、磨砂灯罩防眩


△ 磨砂灯罩防眩

磨砂灯罩防眩,给灯体增加一个磨砂灯罩,比如磨砂玻璃、布纹玻璃、磨砂亚克力等,磨砂灯罩会损失一定亮度。其优点是就算人站在灯下抬头看,也不会受到光源直射(虽然还是很不舒服)。磨砂灯罩防眩可以让眩光感减弱,但如果亮度太高,光源的存在感还是很强

6、多重防眩
很好理解,就是叠加了多个防眩效果,防眩层次越多,防眩效果越好。“双重防眩”、“三重防眩”一般指相应产品应用了几重防眩效果。下面这款射灯,就是应用了深藏防眩+蜂窝防眩+光学防眩三重防眩效果:



防眩射灯款式这么多,究竟哪款防眩效果更好?

其实,射灯防眩效果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跟防眩设计、光源类型、光束角等都有关。一般家居用光,只需看灯光的UGR(Unified Glare Rating)值,也就是防眩光指数


△ 不同UGR值对应的感值


△ 不同场景的UGR极限值
 
国家标准《GB50043-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对不同场景的UGR值有相关的规定,UGR<25、UGR<22、UGR<19比较常用。

家居用光想要达到更好的防眩效果,建议选择UGR<19的光源。当然,也不用一味追求极致低的UGR数值,对于家居空间来说UGR<13的防眩效果已经非常好了。

用户评论(1

糖厂房管部 2021-05-03

一兜糖欢迎您来发帖~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

一兜糖微信公众号

装修家居生活社区

一兜糖手机客户端下载

扫描二维码下载

根据机型下载

Android版 iPhone版
加载中..
  加载中..  
返回顶部
一兜糖微信二维码

关注一兜糖微信

在线客服

客服QQ号:2138736030

您现在是游客身份哦,马上完善账号信息,收藏您的家居灵感!完成还可以获得糖豆奖励 ~

点击下载APP,收藏发图更方便
一兜糖手机APP
一兜糖APP下载

扫描二维码下载,把家装进手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