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bbetto高钡特北京展厅
户型:两居室
面积:200平米
风格:现代简约
预算:80万元
地区:北京市
他在色彩的使用上更是极度克制,黑灰两色,就是全部。对称的构图无处不在,在极简的环境中加强了秩序感。行走在这个展厅内,会觉得岁月滤掉了世界的颜色,将它凝固成一幅黑白影像,只有光影的移动提醒着我们,时间仍在流淌。
对于展厅的建筑外观,设计师没有做太多改动,只是将它通体刷成了白色,并增添了一个长方形的黑色金属框体,集门头、入口的功能于一身。框体是固定在墙壁上的,与地面保持距离,台阶之间没有支撑,只和框体固定,像是悬浮状态。这一点设计细节,让每个来访者在进入空间的一刻,就体会到了结构的巧妙。
在这个几乎全部用直线条构成的建筑中,唯有入口处的玄关被设计成了半圆形。软膜天花吊顶散布着均匀的柔光,让人几乎很难察觉照明已从自然光切换到了灯光。弧形的墙面与地面界限十分模糊,浑然一体,像浅灰色的幕布一般展开,只为衬托空间中仅有的两件物品——一个方正的雕塑和一把黑色的座椅。
雕塑纤长,表面的每个方形凹陷都严格按规律排列着,是有序的美;座椅低矮,由一个个大小不同的矩形块体错落堆叠,是无序的美。几乎每个来到展厅的参观者,都会在这个小厅里停留,面对这两个物体沉思片刻,至于它们所表达的含义,一千个人心中便会有一千种答案。
除了空间基底,雕塑和座椅表面也都涂刷了微水泥,设计师希望以艺术的手法来展示这种材料的多功能性,不仅可以作为建材,也可以用于家具表面。
贝聿铭曾说“让光来做设计。”在这条狭长的走廊中,光是唯一的创作者,它透过建筑南墙上方形的窗孔,在室内洒下富有韵律的光影。窗外的竹叶也一同留下了影子,像一幅幅小画,每一张都是独一无二的。 “最初将窗子设计成这样,是为了包裹建筑原本的窗棱,让它与墙壁成为一体,减掉多余元素。在室外种竹,也只是为了美化庭院。”设计师回忆道,“没想到光、窗子、植物这三者之间能形成这样有趣的互动,是个意外之喜。”
走廊的一侧排布着不同的功能区,在用于陈列展示的区域里,四个柱形的微水泥展台均匀地矗立在镜墙前面。这个空间相对狭小,使用镜面可以在视觉上让空间增大一倍,同时反射着四座展台,虚实之间构成另一种对称关系。
镜墙的使用还有第三重巧思——展台内侧是通往展厅二层的楼梯,位置十分隐蔽,仿佛一个凹入墙体的密道,不易被发现。而经过镜墙的反射,来访者经过走廊便可以发现它的存在,不会错失机会去发掘楼上的精彩。
绕过半封闭的镜墙隔断,会来到一个沙发区。两个层层叠叠的“梯田沙发”围合起一个简单的圆形微水泥茶几。墙面上极简的方形壁炉不带任何装饰,像是墙体本身的结构,只强调空间的建筑特性。沙发围绕着壁炉,在我们的记忆中原本是一幅温暖、松弛的生活景象,但为了将展厅特有的仪式感一以贯之,设计师用严格的对称、极简、无色相,抽离掉八成烟火气,剩下两成留给沙发的舒适,让来访者可以在此休息。
通往二层的楼梯也全部用微水泥铺设,台阶本就是极具韵律的结构,半疏半密的造型让韵律富于变化,楼梯转角的格子书架又是另一种不同的节奏,仿佛铺垫在曲中的背景音。“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在这个阶梯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为台阶提供照明的地脚灯嵌入墙内,像一个个微小的壁龛。楼梯不论截取出哪个局部,都可以找到几何立面产生的明暗关系,都可以寻到建筑的美学痕迹。
黑色的肃穆是其他颜色无法比拟的,走上展厅二层,很难不被这个黑色庙宇一般的空间震撼。四个高耸的方形门洞构成一道走廊,可以从中察觉欧洲古典建筑的影子。黑色赋予它庄重与神秘,让人想走入其中一探究竟,又不禁会产生一丝畏惧。
走廊外是一张大尺寸的长桌,桌子的底部造型和玄关中的座椅有同样的几何美学,错落、无序,像来自未来或外太空的建筑。长桌一侧摆放座椅,另一侧则是与走廊呼应的长凳,凳子下方的造型也如门洞一般方正,均匀排布,带有强烈的秩序感。
走廊的顶部被处理成拱形,是整个展厅中少有的几处曲线设计,一则为了致敬欧洲建筑中的经典拱廊,二则可以将拱顶中线性灯的灯光均匀反射出来。仔细摸索,会发现走廊的墙壁上有一道隐形门,进入其中,便会来到“神庙”中的隐藏空间。推门而入,豁然开朗,三排窗子让充足的自然光涌入室内,视线从黑暗瞬间切换到光明,这种强烈的反差正是设计师精心编排的“空间魔术”。 这个私密的房间是供客户洽谈使用的,对称的沙发区、对称的书桌区,都在延续着庄重仪式感。
在二层的一角,还有一处生活场景:浴室。与一层的沙发区一样,它也被抽离了烟火气,只留下装置艺术般的空灵。“微水泥在浴室中,是很常见的应用场景。”设计师讲述到,“所以我在这里设置了一个浴缸和一体的台盆,来展示材质的特性。”黑色的浴缸方正沉稳,压住空间的一角,对面灰色的台盆则很轻薄,完全不抢镜。所有卫浴五金都采用入墙式,不增添任何非必要的线条。
用户评论(2)
你像北方的风 2023-05-20
糖厂房管部 2023-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