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委托我们的业主为一家三口,家中对于收纳和种植的要求居多,刚满两岁的宝宝活泼可爱,妈妈希望可以为他提供一个宽敞且舒适的休闲游玩空间。为此,我们通过对流线型的提纯,重构到居住空间之中,打造出一个如河流般蜿蜒的流线型客厅空间,蜿蜒的流线连接两侧可供种植的阳台,突破了老旧住宅的固定模式,创造出一个类花园式的景观住宅。
理念阐述
河流的精神是大地的寓言,我们通过对于“地景原型”的提取,希望创造一种新的生态住宅。它预示着生命繁衍不息,也暗示着无尽的自然。
户型图
项目地点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地区板式结构居民楼,原始户型为常规的三室一厅,位于六楼顶层。委托人为三口之家,男女主人是电视工作者,但他们日常对电视使用需求却非常低;还有一个正在上幼儿园的小男孩,活泼童真。所以在这座老旧住宅之中看似涣乱的同时也承载着一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原始户型可以看到三面环窗,中间客厅的四个立面紧邻各方入口,可利用墙面及其短缺,导致使用效率低下。我们试图打破原始的户型格局,将空间进行重构。
改造后我们将阳台作为主要设计节点,通过串联,形成一个开放的流线型公共空间。同时在流线周围设置功能,满足日常生活居住需求,阳台作为一个灰空间连接着室内与室外,也通向了无尽的天边。
为了打造一个多视角场景,我们将客厅座位视点引向斜向角度区域,此视点可同时贯通至两侧阳台。考虑到女主人喜欢种植的爱好,“景观阳台”的概念得以出现。
如同一个室内后花园,居住在六层享受阳光的同时依然可以享受到绿色生态带来了欢愉,就像荷尔德林那首诗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主体视觉
我们以沙发为主体视角,两端的景观阳台为视点,业主在看电视的同时也可以观赏到两侧的绿植,亦可以看护孩子在跑道中玩闹,为一家人留出了足够大的活动空间。
玄关
业主一家对鞋子收纳的需求很高,所以在入口设置了方便更换应季鞋的鞋柜。
我们同时设计了通顶的鞋柜与换鞋凳,一方面可以收纳反季的鞋子,另外还可以满足换鞋、放置收发快递等各类生活需求。入户后所有的光口全部打开,有趣的空间也创造出行走的欲望,能感受到空间的尽头通向天边。
餐厅
流线转过来是餐厅,我们与业主共同挑选了一款富有流线结构感的桌子,与空间动态感遥相呼应。
厨房
厨房及餐区的整体色调为业主偏爱的灰色调,流线型的地面设计延续至阳台。
考虑到女业主偏爱通透的开放式厨房,在做饭的同时还可以与孩子进行互动,我们将餐区、厨房及洗碗区相连互通。洗碗区与种植阳台相呼应,每天都可以享受在丛林中烹饪的体验,洗碗也成为一种回归田园的乐趣所在。
客厅
客厅通过两个弧形沙发并列组成,同时也构成了卫生间、卧室等私密区的结构边界。
由于业主对于书籍和纪念品的收纳要求居多,我们便在沙发两侧设置书架,可供阅读及摆放纪念摆件用;电视背景柜体为一个杂物收纳柜,可用于收纳日常用品,台面也可作为水吧台使用。
卫生间
卫生间的趣味性仍在于体验,如果淋浴的过程是一种雨中漫步的体验,那么在淋浴的过程中还能欣赏风景这种体验可能会更加特别。
透过卫生间的弧形玻璃,可以看到一个双层重叠的弧形景框,仍然指向着远处景观,在看与被看中也是微妙的边界线。
卫生间为业主保留了壁挂宝宝洗衣机及滚筒洗衣机的空间,与整体台面相结合;设置了通长且宽敞的洗漱台面,满足一家三口的洗漱需求;同时添加了女业主偏爱的小花砖元素,配以绿色的柜体与之融合;台面与地面留出空间,方便业主日常清扫。
业主希望卫生间宽敞明亮,且希望保留灯暖浴霸,我们设置了筒灯提升整体亮度;马桶与淋浴区之间做了小型储物区,业主用来放置香薰及各类小绿植。
阳台
考虑到女业主对室内种植的热爱,我们为阳台设计了三层景观,同时与人相对应尺度设计了踏步和坐台,可以坐在花丛之中享受绿树成荫,沐浴着午后阳光。
卧室
两扇门的后方是卧室区,木质材料延伸进卧室,整体温馨自然。
主卧采用了温馨的原木材质,简约舒适。
业主一家有大量的衣物、被褥及行李箱等收纳需求,我们在主卧室的后方设计了通顶衣帽间,承载了强大的收纳功能,同时在右侧设计了穿衣镜。
儿童房
儿童房也采用了木色通体墙板,为孩子创造独立舒适睡眠区域;三组隔板可以用来放置宝宝的图书及玩具。
书房
半开放式的书房可容纳两人同时办公学习,设置了书架用来摆放图书及业主一家的小手办、纪念品等,为一家人提供了一个非常完善的工作环境。
写在最后
「观境」是一次对住宅景观空间的全新建构,通过梳理“地景原型”,引入流线动线置入场地,连接与户外相邻阳台作为生态景观建构,彻底打破传统住宅户型。同时最大限度引入光线,设计全新观看视点,为“人,诗意地栖居”提供了一种具体化、形象化的居住范例。
用户评论(4)
到此一游 2021-05-26
段非常平凡 2021-05-26
且慢且珍惜 2021-05-26
糖厂房管部 2021-05-26